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港科大教授:港具地利 打造AI标准检测中心

2018-10-24 03:16:32大公报 作者:赖振雄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尚海龙手持《大公报》,畅谈大桥通车及人工智能 大公报记者 何嘉骏摄

人工智能(AI)时代来临,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焦点。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与香港发展论坛举办研讨会,探讨香港如何打造成为国际人工智能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冯雁教授认为,香港位处多个市场交界,可利用其特殊地位,发展成人工智能标准检测中心,成为人工智能的“守门人”。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透露,早前访问上海和杭州,发现两个城市的人工智能发展愈来愈广泛及先进,令人赞叹不已。他引述研究中心报告,发现香港有28%的就业人口(即约100万人)的工作,未来可能被智能化技术取代,换言之被取代的风险高达七成,建议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以保持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科大早前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该中心主任兼科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冯雁分析,现时人工智能产品没有安全证书,香港可利用特殊地位,作为多个市场交界的地方,发展成为人工智能标准检测中心,成为人工智能的“守门人”,让消费者放心。她建议,提供弹性措施,吸纳海外学者和留学生,容许他们同时在人工智能公司参与开发工作。
 
港公司参与国家智能视觉建设
 
商汤科技在“智能视觉”范畴拥有领先地位,国家科技部早前依讬其建设“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认为,国家可以信任一间香港商业运作的公司,承担整个中国人工智能(“智能视觉”方面)的建设,正正体现“一国两制”的成功,早前获杭州市政府邀请,共商将杭州打造成为“智能视觉”基地。
 
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主席葛佩帆表示,政府拥有很多大数据,但最快要2023年才做到“互联互通”,她认为当局须善用大数据,以改善施政、推广政策。数码港行政总裁任景信表示,截至今年九月,数码港内有1205间公司,当中不少已结合人工智能,不过目前在本地修读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少,往往要从外地招揽。

顺德联谊总会胡兆炽中学校长廖万里亦称,今年五月联同多间香港中学及内地学生组成大中华区代表队到罗马尼亚参与国际资讯及通讯科技大赛InfoMatrix2018,夺下七金、五银及四铜的佳绩,为众多参赛地区之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