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何朝立(左)表示,系统能即时分析不同地区的交通情况,从而调节“智能交通灯”系统 大公报记者郭咏遥摄
【大公报讯】记者郭咏遥报道:职训局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以未来香港“智慧城市”发展为题,研发出两项成果。“长者防跌运动”利用体感技术及虚拟实境技术,设计出三种简单的动作,减少长者跌倒的机会;“交通流量监察系统”则透过物联网,连结不同地区的交通资讯,改善交通挤塞的问题。
虚拟教练指导防跌运动
有鉴於长者在低处跌倒受伤的个案在近十年间有数十倍的增幅,IVE应用科学学科师生设计一款“可入屋”的“长者防跌运动”,利用体感技术及虚拟实境技术,让长者可留在家站在荧幕前,根据虚拟教练的指示,进行“原地踏步”、“伸展运动”及“坐立运动”三组简单的动作,训练长者的下肢肌力、平衡力和柔软度。
註册物理治疗师卢兆安表示,以往不少长者或会在公园看到其他人的运动动作,以及听了非专业人士的意见,而“自创一套动作”,但那些都未必是能真正锻炼正确肌肉的动作。“长者防跌运动”中的三项动作,无论是次数、时间长短都谘询了专业人士意见,达至锻炼目标。
另一研发成果为“交通流量监察系统”,透过设立网上平台和应用程式,即时分析不同地区的交通情况,从而调节“智能交通灯”系统,纾缓交通挤塞问题。IVE软件工程高级文凭毕业生何朝立表示,系统除可帮助驾驶者了解路面情况外,更有助政府人员根据以往数据,进行塞车及交通意外的预测。两项成果将於11月3至11日在香港科学园“创新科技嘉年华2018”活动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