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曾拌麵”附乾燥剂易误吃

2018-10-24 03:16: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曾拌麵的乾燥剂包装酷似即食麵调味粉,内裏的铁粉及炭粉看似黑椒粉

  台湾著名艺人曾国城声称亲自研製的“曾拌麵”,在港台两地爆红,但捞麵食用时要小心。该种麵的包装内附一小包不可食用的乾燥剂,虽印上“不可食用”的中英文字样,但因外形酷似一般即食麵的调味粉,稍一不慎易误当“黑椒调味料”。日前本港发生误食事件,一名外傭误以为是“黑椒粉”,捞麵给十岁女少主吃,女少主吃后呕吐,需入院治理,犹幸无大碍。/大公报记者 王祺、兴波

  有大公报读者早前收到朋友从台湾送来曾拌麵作手信,放在家中。数日后,外傭做麵给女少主吃,误以为“随麵附送”的乾燥剂是黑椒,捞入麵内。女少主吃后呕吐大作,要入院治理。

  台湾亦有类似个案

  男户主及后细看该拌麵,发现乾燥剂包装酷似即食麵调味粉,包装“不可食用”的字眼不够明显,红色中文字夹杂粉蓝色日文字和英文字,容易令人眼花,且外傭和长者未必懂看。加上曾拌麵标榜麻椒味,由铁粉炭粉製成的乾燥剂是黑色粉粒,更易令人误吃。

  大公报记者电邮曾拌麵查询,曾拌麵回覆表示,对有小女孩误食感到相当惋惜,衷心希望小女孩早日康复,及希望能联络女孩家长了解。

  曾拌麵指出,拌麵是没有防腐剂及化学添加剂,为避免麵的品质受到温度及湿度影响,於2017年5月起在包装内,放置由日本公司研发的乾燥剂。在台湾亦曾发生误吃个案,曾拌麵遂在同年9月,改良乾燥剂的包装,放大“不可食用”等警示字样。2018年9月,公司又进一步改良包装机器,将乾燥剂与酱包分开放置,加强避免误食的可能性。

  该公司续指出,乾燥剂的包装经过两次改变后,误食投诉比例已降低70%。该公司过去未收过有关香港及内地误食乾燥剂的报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