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发挥港优势 与国家同进步

2018-11-12 03:16: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成员涵盖政商学专业界人士,他们在座谈会后纷纷点讚国家过去40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他们指出,香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是贡献者也是受惠者,未来必定要在持续深化改革中发挥更积极作用,在不同专业领域发挥优势,其中科技发展应是重中之重,呼籲香港社会团结一致,减少政治争拗,与国家共同进步,实现中国梦。/大公报记者 朱晋科 朱朗文 周琳 葛冲 海岩 王珏北京报道

  范徐丽泰:为深化改革再尽力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说,现在我们的国家站起来了,富起来了,未来我们还要强起来,所以我们仍需继续努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港人亦有责任和担当参与其中,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再尽一分力。

  范徐丽泰说,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现在已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比以前有很大提高。她说,过去40年,香港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受惠者和贡献者,香港参与改革开放其实也帮助香港成为一个国际性城市,未来我们必须要在这基础上再贡献国家,与同胞们同心合力,携手同进。

  谭锦球:让旧工业注入新科技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颂谦企业及香港国景控股主席谭锦球称,香港既是改革开放的“贡献者”,亦是“受惠者”,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座谈会上,对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亦高度讚扬港人热心公益、奋发图强的精神,令人鼓舞。

  谭锦球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内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港人应该继续发挥自身所长,结合国家发展所需,例如在金融、专业服务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两地要在创科方面加强合作,为旧的工业注入新的科技。他又强调,香港最重要是团结一致,减少政治争拗,与国家共同进步,实现中国梦。

  车品觉:科技对改革发展重要

   香港特区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委员会委员、香港科技园董事、红杉中国专家合夥人车品觉表示,未来科技对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改革开放至关重要。他说,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现在已进入一个科技时代,在现在这个最重要的时刻,科技已经变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科技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未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科技中有更多参与越好,大湾区建设乃至未来10年的改革开放,科技都很关键。

  林顺潮:自主创新是发展要素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眼科医生林顺潮表示,国家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变化翻天覆地,尤其是以前很多技术都要“寄人篱下”,现在很多都是自主创新,他前日观看改革开放展览时,忆起很多历史画面,“真的很感触、激动,看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昨日就在座谈会了解到国家的大规劃、如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以至“一带一路”。他认为,虽然国家要面对贸易纠纷等困难及挑战,但目前走的是一条正路,希望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林顺潮更忆述,自己在20多年前已在内地搞慈善,当时深感香港医疗水平高,也有医德、医风,可与内地分享,故在内地於2000年代推行公私营“两条腿走路”的医疗改革、两地签订CEPA放宽香港专业人士北上后,於2010年在内地开办眼科医院,“改革开放是大政策,CEPA就是细节。”

  黄均瑜:为两地师生交流搭桥

    香港教联会会长黄均瑜表示,教联会过去一直积极参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早期就内地希望工程在教育界筹款,总共捐资了2000多万元,还有“园丁工程” ,协助培训内地教师,现在亦积极为两地学生和老师的交流牵桥搭线,建立姊妹学校等。他称,现时国家发展起来,他感到很高兴,庆幸能够参与其中,出一分力。

  黄均瑜又说,香港仍有部分年轻人对国家存有误解,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工作,令他们更深更广地认识国家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李本俊:望港融入国家发展蓝图

  香港宁波同乡会会长李本俊表示,作为获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能够参加此次访问团十分荣幸。他指出,香港一直伴随国家的政策发展,未来也是一样,希望香港能够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中。

  李本俊祖父李达三是本港商界领袖及著名慈善家,致力支持香港及内地的教育事业,创办了宁波公学和宁波第二中学。李本俊表示,希望可以通过增加香港青年到祖国交流学习,看到内地更快更好的发展,尽快让香港的下一代,加入国家的发展蓝图中。

  黄玉山:抓紧大湾区巨大机遇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忆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自己就到内地的大学访问、讲课,80年代末又参加科技扶贫活动,每年暑假便到内地贫困地区,例如大别山,协助当地农村引进有经济效益的农作物。他说:“当时国家非常贫穷,但40年后已经是充满自信,富强、文明和活力的国家,所以感受很大,作为中国人亦觉得很骄傲。”

  展望未来,黄玉山认为,香港可以继续在改革开放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国家倡议全世界建立命运共同体,需要很多对外工作,这正是香港所长,国家所需,同时香港亦要抓紧“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巨大机遇。

  卢宠茂:医疗合作寻最佳模式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表示,内地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医疗、教育等领域需要加快发展,香港在这些领域上有优势。

  卢宠茂说,其领导的港大深圳医院,正是两地医疗合作的试验田,在他看来,两地医疗各有优势。香港医疗的特点是高水平、标準化兼具公益性,公平专业,有质量,但效率太低;内地医疗重数量,效率高及市场化。他续说,港大深圳医院正探索融合两种优势,在港式专业与内地效率之间找到平衡,探索更佳的医疗模式,推动内地医疗改革。

  严迅奇:共同让城市更美好

  香港著名建筑师、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主持严迅奇称,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经济高度增长,内地建筑行业发展很快,不同类型的现代化建筑,和文化商业建筑在各地百花齐放,特别是经济发展快,社会需求旺盛,人们心态开放,对建筑设计的创新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内地建筑设计水準的飞速提升,亦令他印象深刻。

  改革开放再启程,他希望香港与内地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平台下,就艺术思想和艺术心得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