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郭咏遥报道:现代家庭主要以电子通讯群组沟通。有调查发现,七成受访者有家庭通讯群组,但近半受访长者没有使用这类群组,令他们的家庭沟通参与度减少。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讲座教授林大庆建议,年轻人可教导长者使用智能通讯系统,促进家人关係。
加入群组 和谐指数较高
港大去年向1638名市民进行电话调查,72.3%受访者称有家庭通讯群组,当中三分一人更有三个或以上群组,但65岁或以上的年长受访者中,46%人并无使用家庭通讯群组。
调查又发现,有使用家庭通讯群组的受访者中,92.5%人每日在群组发送最少一个即时短讯,每日发送10个以上短讯的比率佔16.3%。林大庆称,拥有家庭通讯群组的受访者,个人快乐度和家庭和谐指数相对较高,而使用率越高,有关指数亦越高。分析显示,每天发送两个或以下短讯的受访者,个人主观快乐指数为5.1分、家庭沟通质素为6.7分,每天发送10个或以上的受访者,个人主观快乐指数与家庭沟通质素分别为5.4分与7.4分。
林大庆称,现时的流动数据收费较以前便宜,有时更可免费无线上网,他建议大家善用资讯科技与家人沟通,举例若有家人未能出席家庭聚会时,可利用群组分享美食照片,加强家庭凝聚力。长者若不懂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利用电子群组和家人沟通,影响家庭沟通,建议年轻一辈教导长者使用,跟长者分享日常趣事,如旅行照片,使家庭关係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