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评论:拼民生才能得民心

2018-11-30 03:16:25大公报 作者:龚之平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港台两场选举结果,就充分展示了民生优先的强大民意。

政治挂帅 败选咎由自取

“肚子扁扁,也要投阿扁”─这是台湾选举政治中曾经出现的神逻辑。台湾人民曾给陈水扁八年执政机会,但他整整折腾八年,让台湾付出两岸关系恶化、经济停滞、民生困顿的沉重代价。2016年1月,台湾人民再次给民进党机会,蔡英文大胜国民党朱立伦300多万票,但仅仅两年多过去,民进党即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蔡英文也不得不辞去民进党主席。

有舆论戏称,台湾现在的最大党是“讨厌民进党”。一个两年多前才大获全胜的执政党,为何快速地沦落到如斯境地?赖清德在“深切反省”时说了大实话:败选原因一句话,就是施政不得民心。

蔡英文挟洋自重、肆意破坏两岸关系、把台湾经济推向绝路已被千夫所指,她在民生领域的施政也是意识形态和政治挂帅。以能源和环保政策为例,民进党长期顽固坚持“废核”,蔡英文上台之后立即大力推行“非核家园”及2025年零核电等政策,使得岛内电力稳定难以保障,频繁发生大停电严重影响经济民生,被迫更多使用落后的燃煤发电,造成新北市、台中市等许多地区空气污染愈来愈严重。国民党候选人大打“反空染”议题,侯友宜在新北大胜民进党苏贞昌约30万票,卢秀燕在台中大胜民进党林佳龙约20万票,在在说明蔡英文无视民瘼的能源环保政策有多么不得人心!在劳工、医疗、社保等民生政策上,蔡英文也是政治挂帅,比如她推动年金改革,更多盘算的是打击蓝营票仓军公教等群体。

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和“新南向”等政策,更害惨台湾百姓,陆客进不了台湾,货出不了台湾,百业萧条,很多百姓陷入“口袋扁扁”的窘境。在高雄市,许多原本支持民进党的计程车司机用200多辆车拼成一个大大的“苦”字,向民进党发出无声的抗议。韩国瑜到云林县助选时,深受菜价崩盘之苦的农民拿着高丽菜下跪陈情。这次台湾选举有一大特征,就是漠视民生的民进党在南部也踢到铁板,只保住屏东县、台南市、嘉义县,许多深绿地区再现蓝天,连被其视为大本营的高雄市和“民主圣地”宜兰县也输了。

不难看出,台湾的民意格外清晰,民进党大搞“统独争议”和族群分化,单靠喊喊“守护台湾”、“守护民主”等空洞口号就能骗取选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回到香港,在九龙西立法会补选中,“反共抗中派”、“祸港乱港派”、“破坏派”李卓人,输给“经济民生优先派”、“爱国爱港派”、“建设派”陈凯欣上万票。从两人的政纲看,陈凯欣聚焦的是经济民生问题,包括纾缓基层住屋困难、改善公营医疗服务、减轻家长育儿负担、研究落实女性法定“全薪产假”安排、划一公众假期与法定假期为17日等,处处考虑的都是市民福祉;李卓人则是只顾个人作秀、空喊政治口号、制造社会对立、阻碍香港发展。补选结果在在显示,空头政客不受欢迎!

长期以来,香港反对派尤其是激进本土派阻挠和破坏经济发展及民生改善,反对修高铁,反对建港珠澳大桥,反对建机场第三跑道,反对新界东北发展,反对填海增加土地房屋供应……他们不择手段,在立法会“拉布”,提司法复核,街头闹事,无所不用其极。

从九龙西今年两场立法会补选的结果看,香港的民意也格外清晰,反对派大搞政治对抗、撕裂社会、为反对而反对,单靠喊喊“守护香港”、“守护民主”等空洞口号就能骗取选票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民生乃最大政治

民生优先,是两地选民的殷切期盼。民生优先,是政治人物的为政之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政以德,多行仁政……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封建统治者的基本要求。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清代郑板桥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写下的诗句。一位封建社会的低阶官僚都能有如此浓郁的民本情怀,现代社会的政党和政治人物更应该明白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台湾和香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应该涌现出更多理性务实、民本情怀强烈的政治人物。令人欣慰甚至惊喜的是,这次台湾选举,很多高举拚经济、拚民生大旗的候选人脱颖而出。“卖菜郎”韩国瑜凭着一瓶矿泉水干干净净选举,刮起沛然莫之能御的“韩流”旋风,不仅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民进党老巢高雄市,更带动起国民党选情,被誉为“一人救全党”的英雄。韩国瑜特别贴地,政纲就是拚经济、拚民生。他心疼高雄“又老又穷”、农渔民卖不出货、被迫“北漂”求生的南部青年找不到回家的路,几句大白话就点中民进党执政的死穴,他又以“东西卖得出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带给市民希望。有人说,韩国瑜是“非典型政治人物”;有人说,韩国瑜是“新典型政治人物”。

在香港,被誉为“民生特首”的林郑月娥励精图治,全力破解土地房屋供应难题,加大扶贫力度,下决心取消强积金对冲机制,大幅增加教育投入,优化长者生活津贴制度……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惠及广大市民,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在许多场合高度肯定特区政府施政。今年七月一日他在出席庆回归活动致辞时指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充分发挥香港的有利发展条件和独特竞争优势,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

香港建制派理性问政,聚焦经济民生,坚定不移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得到愈来愈多市民认同,建制派在立法会地区直选中的总得票率呈不断增长之势。陈凯欣这样情系民生的青年政治人才不断涌现,爱国爱港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无论在台湾,还是在香港,政治折腾实在太久了,选民早已对那些一味大搞政治对抗和社会撕裂的空头政客深恶痛绝,由衷欢迎韩国瑜这样的“新典型政治人物”,由衷欢迎陈凯欣这样的“建设力量”。台湾选民用手中的选票惩罚了民进党,九龙西选民也用选票教训了香港反对派。

以民为本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民生优先,是台港两地的现实需要。民生优先,是对执政者的最大考验。

近年台湾的民生难题愈来愈多,民众对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愈来愈不满,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尤其突出,台湾沦为低薪社会,很多青年成为入不敷出的22K族(即每月收入仅2.2万新台币),只能出走台湾寻找发展机会。香港多年来积累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突出、楼价高企、房屋供不应求、大型基建项目受累于反对派“拉布”阻滞严重、人口老化造成公共医疗资源紧绌等等,青年向上流动渠道不畅引发的社会问题尤其令人忧虑。

解决民生难题,需要台湾和香港社会尽快摆脱政治纷争和社会撕裂,凝聚共识,加强团结,齐心协力谋发展。政治人物特别是执政者更要理性务实,以苍生利益为念,聚精会神抓建设,攻坚克难拚民生。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列入十四个基本方略,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央政府也特别关心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的福祉。今年初大陆出台31条惠台措施,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一年来,中央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梳理出港澳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近50项,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聚焦解决港澳同胞普遍关注、影响面较大的诉求,受到港人的极大欢迎。今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正式实施。这一系列措施便利了港澳台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港澳台地区顺应大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必定能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大机遇和创造更好条件。

习近平主席去年“七一”在香港发表重要讲话,对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出希望,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纾困解难,着力解决市民关注的经济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关心、支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不负习主席的嘱讬,香港特区政府要加油实干,香港各界也要鼓劲支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