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国际“潮青”聚港 热议湾区大机遇

2018-11-30 03:16: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由香港潮州商会主办的第十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昨日在港举行开幕典礼。来自海内外80多个城市的1000多名潮籍青年和社团领袖代表聚首香港,探讨共享经济发展趋势,交流“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鼓励海内外有意创业的潮籍青年,以香港为跳板,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中联办副主任陈冬表示,当前,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进入了新时代,为全球潮青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公报记者 吴维思

  图:第十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开幕礼由林郑月娥(右四)、年会筹备委员会主席张俊勇(左四)、中联办副主任陈冬(左三)、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李卓彬(右二)等主持

  本次大会主题为“共建潮青命运共同体”。潮籍青年代表已於26日至27日乘坐广深港高铁前往大湾区城市交流学习,考察了自贸区,参观了创新产业科技企业和园区,实地了解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创建互相扶持的生态圈

  林郑月娥在开幕典礼中致辞表示,本届年会以“共建潮青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透过粤港澳大湾区考察、一系列的论坛和交流会,了解国家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种种机遇,并引领青年寻找共同发展的空间,为潮青创建一个互相扶持的生态圈。本届年会的主题正好呼应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青年的重视,也与特区政府在青年发展方面的施政方向一致。

  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非常重视青年发展,现在每年平均有超过6万名香港青年参加由特区政府举办、资助或协调的内地及海外交流,还有超过1万名青年参加实习或工作假期计劃,借此认识国家发展、拓阔国际视野。她又指出,年会的另一重点是探讨新经济环境下青年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林郑月娥鼓励海内外有意创业的潮籍青年,以香港为跳板,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之余,自己的事业也得以发展。

  共建潮青命运共同体

  陈冬以两位潮籍老前辈莊世平先生和饶宗颐教授为例,讚扬潮籍人士爱国爱乡、开拓拚搏、勤劳自强、务实创新的“红头船”精神,并寄语潮青把潮州人的精神薪火相传。他表示,当前,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进入了新时代,为全球潮青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相信,潮青朋友们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闯世界’的独特优势,带动更多香港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去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陈冬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以她的真诚温暖和身体力行,对青年工作“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感动和激励了许多青年;她和特区政府的施政,也得到了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年朋友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大家要倍加珍惜香港当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局面,紧紧抓住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国际创科中心,以及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香港好、祖国好不断汇聚理性声音、凝聚建设力量,共同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鬥。”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大会主席张俊勇强调,希望年会凝聚各地潮青,建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发挥香港的作用,推动青年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

  首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1999年在港举办,来自海内外近30个潮属团体的200多位青年代表出席。20年来,大会先后走过了巴黎、蒙特利尔、深圳、曼谷、澳门等城市,今年再度回到香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