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林郑:结合沪港优势 推动国家改革开放

2018-11-30 03:16: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在2018沪港金融论坛闭幕式致辞\新闻处

  【大公报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出席《2018沪港金融论坛》闭幕式致辞时表示,国家正全力提升金融业的竞争力及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而香港和上海都会在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角色,也会迎来无限机遇。她指,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香港和上海必须透过结合两地的优势,务求在国家面向全球双向开放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林郑月娥指出,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政府已推动了不少措施。其中,随着香港於年初落实新的上市制度,到现在为止已有六家“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企业或未有收入或盈利纪录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港府亦鼓励更多上海生物科技及其他新经济企业到香港上市。

  另外,为帮助“走出去”的上海企业更好地管理境外业务风险及资金,港府已修订法例,为在港成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及经营集团内部融资业务的企业提供利得税宽减或扣免安排。

  两地合作培育新一代金融人才

  长远而言,她认为,人才对推动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与上海金融办从2012年开始已合办的“沪港金融专业大学本科生交流及考察计劃”,培育具备国际及国内视野的新一代金融人才,至今一共已经有近380名两地金融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为两地人才库加添生力军。

  港交所(00388)行政总裁李小加於同一场合表示,本港与内地三个交易所虽然出现竞争,但认为健康竞争可令市场做得更好,而港交所、上交所及深交所各自有其定位,本港要寻找自己的定位,才不会被边缘化。他续称,两地市场都应有一个共同梦想,建立一个在亚洲交易时段,以中国为元素背景的金融中心。他又认为,新股通一定会推出,可为内地资金寻找出路,但时间上或要慢慢进行及得到市场认同。

  港交所近期加强打击“啤壳”行为,据报已向近100间业务不足的公司发出警告信。李小加表示,不评论个别案例,惟相信本港上市公司整体质素良好,投资者无需杞人忧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