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离地的终身年金/蔡树文

2018-12-13 03:17: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年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刘应彬昨日宣布,即日起全年持续接受65岁或以上长者申请,并推出三项改善措施。

  儘管刘应彬否认因年金计劃反应太差而急推补救措施,称两者无直接关係。但无法否认终身年金计劃遭长者冷遇的现实,2900名中籤长者向代理银行表示需时间考虑,现阶段不打算认购,连同900个未联络的长者,佔总申请个案9410宗的40%。

  终身年金推出之初,因回报率低,被坊间批评“离地”。最重要原因,是年金投资每月领取的金额无法追上通胀,虽然长者认购初期,投资100万每月可支取五千多元年金。五千多元在10年、20年之后,可能不足以支付三天广东短线遊的费用。

  对升斗市民而言,有谁能轻轻鬆鬆拿出100万买年金?若能拿出100万买“保险”,最少他持有超过100万现金。若没有几百万,乃至千万现金,相信没有几人愿意动用100万买“保险”。再换个角度看,若坐拥数百万,甚至千万元现金的人,会接受“供死会”的终身年金吗?由於终身年金在设计时离地,市场反应差就是必然结果。

  香港退休保障问题,长期困扰政府、商界和市民,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各界须以同舟共济的态度下更大决心面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