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湾区机遇多 逾半港青愿赴粤打拚

2018-12-20 03:17: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吴嘉惠(左)和何朗曦把握大湾区机会北上创业/大公报记者郭咏遥摄

  【大公报讯】记者郭咏遥报道:港青到大湾区发展成趋势,一项调查发现,过半受访港青表示听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计劃,以及对於前往广东创业表示“不抗拒”。广青总常务副主席、民生政策研究委员会召集人王于渐建议,港府可多鼓励香港学校到内地提供教育服务,有助提升港青的信心。

  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和明汇智库连续两年,调查港青到广东发展情况,今年八月以小组和问卷形式,访问了1370位本地和居於广东省的港青。调查发现,有55.9%港青听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计劃,比去年的44.8%上升逾一成。认同大湾区为香港带来机遇的有43.51%,而居於广东的港青的同意度更高达63.9%,证明愈来愈多港青认同大湾区能带来机遇。

  调查亦发现,有50.2%居於香港的青年表示“愿意/一般”前往广东创业。广青总执行主席霍启山解释,部分人不愿意到广东省创业归纳为四大原因:求学、就业、创业及居住等(详见表),当中有61.31%受访者认为内地文凭或资历证明在港认受性较低。

  王于渐建议,港府可多鼓励香港学校,包括大、中小学及各类研究院和职业学校,到内地设立分校,搭配同水平的硬件设备知师资队伍,提供与香港相若的教育服务,释除疑虑。

  工厂在身边 想法易实践

  於内地开设产品设计公司的吴嘉惠,大二时创办补习社,过了数月感觉“已到顶”,利润难再提升,深感香港很多行业被大型企业垄断,年轻人难以创业。他认为内地有更广阔的市场,因此毕业后选择到广东创业。他称,内地地大脉博,让人有种“所有工厂就在我身边”的感觉,有任何设计想法时都能实践。另一名同样於广东开设创科公司的何朗曦表示,大学时曾到北京和南京实习,认为香港同类型的公司最多有一万间,但内地一间店舖的分店已可达一万,可见内地市场的庞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