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陈志驹花了两年时间,成功研发成人和儿童均适用的救生衣/大公报记者赖振雄摄
为研发“成人儿童两用救生衣”,他不懂游水,却毅然跳落海亲身测试,“智勇”缺一不可。他是陈志驹博士,前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服装学系副教授,他接受《大公报》专访,从头细说发明经过。南丫海难后,海事处委讬陈研发两用救生衣,为全球首创,最终发明品取得lSO国际品质管理要求,申请专利。海事处已跟深圳一间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待法例通过后投产。
南丫海难后委讬研发
2012年发生南丫海难,揭露船上并无存放儿童专用救生衣。及后政府建议修例,规定本地船只要配备与最高运载人数相同的成人及儿童救生衣。
海事处於2014年底委讬陈志驹研发两用救生衣,按香港水域情况,浮水值最少达100N级数,并要符合ISO12402范围内四项国际品质管理要求,包括使用者必须能够在一分钟内穿上、跳落水后面部向天、10秒内完成翻身、儿童穿着后不会移位。要满足以上要求,陈志驹绞尽脑汁。
“救生衣不能太小,也要令小朋友穿上后,不会移位!”救生衣采用传统的开孔泡沫塑料,外层橙色尼龙布,左右高度不一,方便使用者翻身向天,小朋友头部较小,加入魔术贴颈带承托颈部,前后左右也有尼龙带及胶扣固定,不容易松脱出来,同时方便不同体形人士穿着。
成人儿童孕妇合穿
陈志驹笑言,海事处本来只要求适合六岁或以上儿童穿上,最后连两岁小朋友、孕妇、体重逾300磅人士,也合穿。
发明讲有脑,原来也讲有胆识。“自己也不敢试,如何说服人!”陈明白救生衣用来救命,绝对不能马虎,尽管本身不懂游水,仍奋不顾身落水亲试。
“第一次是在屋苑会所游泳池,我也不记得几深,总之脚踮不到池底!”首次成功后,他改到西贡一个鱼排附近水域测试,太太拿摄录机,准备就绪,“扑通”一声跳落海,“怯?!真系第一次跳落海,水底有暗涌,我一度飘出去!”历时三分钟的亲身感受,帮助他优化设计,底部加设去水位,上水后减重,更加适合儿童。
之后,他带同发明到武汉和着名的英国fleetwood航海学院接受专业测试,成功了取得lSO国际品质管理要求,并以理大名义取得研发专利。政府早前谘询业界意见,已跟一间深圳生产商达成合作协议,将正式投产。

两用救生衣特色
陈志驹研制智能试身模型 制衣业福音
图:陈志驹教授在二○一四年发明了“智能人体模型i-Dummy”
制衣业过往要存放大批不同尺寸的人体模型,才能够量度不同衣服的尺码。陈志驹教授在2014年已发明“智能人体模型i-Dummy”,只需八秒,因应任何身形、尺寸或人种,瞬间改变尺码,就连美国内衣名牌Victoria Secret都采用。
i-Dummy外形有点像日本动画《铁甲万能侠》的爱美神,核心是一个庞大的人体尺码数据库,收集大量来自欧美、日本及中国的人体尺码资料。
陈教授表示,i-Dummy已在制衣及时装界大派用场,而且已进化至男性版及儿童版,也适用於时装设计教学培训。造项发明於2014年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中,从23个国家及地区超过1000项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产品及工业设计组别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