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精神病康复者朋辈身份开导病友

2018-12-24 03:17: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谢莹莹报道:社会福利署於今年三月将朋辈服务恒常化后,截至九月底,45名经过受训的精神病康复者受聘到资助社福机构,为其他康复路上的精神病患者提供朋辈支援服务。有朋辈支援员成功开导想“鎅手”的企图自杀者。

  32岁的邓女士在香港心理卫生会担任朋辈志愿者,每日工作是开导新来的会员。她忆述,14岁青春期因性格内向,在学校无朋友,加上升学压力,一度精神紧张,其后为找工作而有压力,八年前患精神分裂症。康复后她在社工介绍下,2015年成为朋辈支援员。

  她称,每日认真倾听求助者的生活小事,“有人会话畀你知今日电咗新头髮、同个孙去咗食饭。”他们感到挫败时,一句“你已经尽力”,已能鼓励对方。她称曾有女求助者因被友人背叛,自杀未遂,前来倾诉,她先柔声安慰“鎅手会唔会好痛”,然后才询问细节,“佢讲咗啲乜呀、用咩鎅手呀”,让对方减少焦虑。

  33岁的黎先生曾是工程师助理,因工作压力过大患上精神分裂症,康复后担任朋辈支援员至今逾三年。他称康复初期不敢向他人提起,经社工开导走出心理阴影。每当求助者觉得精神病是人生包袱,他便以自己经历安慰他们,採用投其所好的方式,例如求助者喜欢唱歌,便问他“锺意边个歌手”,有些人是“独家村”,便不强行与其攀谈,“佢哋舒服就ok”。

  社署数字显示,截至九月底,有45名全职或兼职朋辈支援者获11间非政府机构聘用,在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中途宿舍或职业康复服务单位,提供逾3600次辈支援服务,协助举办逾1600节小组或公众教育活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