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香港学校国民教育实践成果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9-01-17 03:17:26大公报 作者:周宇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教联会主席黄锦良(右三)与另外五所办学机构代表共同介绍获奖成果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教联会)等六个教育机构共同申报的“香港爱国学校的国民教育实践及探索”项目,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是香港首次参与该项全国评奖并获奖,更是国家教育部对香港爱国学校国民教育卓越成就的肯定。香岛中学校长黄颂良表示,坚定的办学信念,以及强有力的教师团队,是落实好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香港爱国学校从不脱离群众,其爱国教育更是香港社会脉络的一部分。/大公报记者 周宇(文) 蔡文豪(图)
 
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汉华教育机构、香岛教育机构、培侨教育机构、香港劳校教育机构,以及旅港福建商会教育基金共同提交的国民教育成效报告,於去年五月通过香港教育局向国家教育部提交申请报告并参加评审,结果在近日揭晓的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夺得基础教育一等奖。这是该奖项首次接受港澳团体及个人参赛后,香港教育界首传捷报,连同这项殊荣,香港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共获得五个奖项。(详见表)
 
身兼教联会主席的教联会黄楚标学校校长黄锦良指出,首次参加国家级教育评审活动即收获一等奖令大家倍感兴奋,香港国民教育实践得到国家肯定,令本港教育工作者颇受鼓舞。他希望团结凝聚香港各爱国学校,梳理推广国民教育的经验和心得,并将实践经验传播至本港各学校及社区,消除社会上的误解,令国民教育不再被妖魔化且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同与支持,为香港培育出“对国家有认同、对民族有担当、对社会有贡献”的下一代而努力。
 
建立六要素实践模型
 
六家机构综合旗下共16所中小学的国民教育实践经验,从办学信念、教师团队认同感、办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及主动学习等六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建立起“国民教育六要素实践模型”这一独有的论述体系、也是更符合香港社会实际的分析框架。
 
香岛中学校长黄颂良昨天在传媒发布会上说,评审小组认为该成果在办学信念和教师团队认同感这两个方面极具创新性。“首先要讲信念,其次讲落实,关键在教师团队。”他强调,落实好国民教育离不开强有力教师团队的鼎力支持,这正是六个教育机构的共通点。在认同爱国信念、重视对国家深入了解的教师团队的言传身教下,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对国家民族的身份认同不断加深。
 
组织师生赴内地义教
 
汉华中学校长关颖斌指出,六间机构都重视教师团队对信念的认同,这是香港一些师训机构所缺乏的。“这些爱国学校都重视培育学生的正面人生观,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同内地交流。加入这些学校的老师习惯并乐意带队到内地交流,包括对大湾区的了解和姊妹学校的往来。”   创知中学(前称劳工子弟中学)等多校先后组织师生到内地城乡义教。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透露,该校在澳门和广东九个城市都有姊妹学校,并参与大湾区体育联盟。
 
“香港爱国学校从不脱离群众,不论在早年的私校年代,还是九十年代以来转为直资学校,都是许多家长的选择。”对於黄颂良所说,关颖斌和创知副校长黄丽燕都深有同感,两校早年遭遇火灾,在家长和社会人士一呼百应下筹得巨款而迅速复校。黄丽燕说,校方高度开放校园,在改名创知一事也与家长和校友密切沟通,增进了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