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粤港澳迎历史机遇

2019-02-18 18:50:00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大公报资料图)

据新华社报道,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明确了大湾区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基本原则等,为粤港澳三地的发展、分工及协作指明方向。(《纲要》全文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由中央有关部门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编制。规划纲要范围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香港将在创科、金融方面发挥龙头作用。粤港澳三地政府本周四(21日)亦将在香港海洋公园万豪酒店举行大湾区规划纲要宣讲会。

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携手粤港澳三地共建国际一流湾区 增进民生福祉

据新华社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18日就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表谈话。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全文公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将积极履行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会同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做好各项任务,推动规划蓝图中的各项美好愿景落到实处,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增进粤港澳三地民生福祉,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香港特区政府: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据新华社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8日表示,欢迎中央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指导性方向,并感谢中央在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中重视香港特区政府的意见。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正如规划纲要的前言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规划纲要也清楚表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发挥三地互补的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发言人说,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指导思想。事实上,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享有独特的双重优势:一方面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但同时拥有与内地不同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另一方面,香港作为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可以将国际联系经验延伸至内地,协助引进外资,也可以与内地企业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寻找发展机遇,促进内地的经济发展。

他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为香港经济寻找新增长点,促进经济产业多元发展。第二,为香港居民提供更广阔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发言人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会充分把握大湾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把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发言人指出,根据规划纲要,香港与澳门、广州和深圳并列为中心城市,并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他说,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其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这些工作都有利于打造香港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发言人表示,特区政府会按照规划纲要的指导方向,积极与中央有关部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工作。

发言人说:“我们亦会继续与立法会议员、业界、商会、专业团体和相关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就如何有效推进大湾区建设听取意见,使相关措施能更切合社会各界的需要。同时,政府也会做好‘促成者’的角色,与中央部委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商讨,协助业界争取在拓展机遇过程所需要的政策创新和突破。”

支持香港建国际创科中心 粤港澳迎历史机遇

据大公报2月18日报道,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打造国际创科中心。去年五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24名在港两院院士来信作出重要批示,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并着有关部门迅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有序推进两地相关合作安排。

习主席的重要批示为香港科技界带来极大鼓舞,有份联署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港科院院长徐立之表示,大湾区的运作模式,包括世界尖端的高等学府,加上研究、生产的基地,上中下游都有“包办”,完美地将香港的科研成果,与大湾区的生产能力无缝接轨,有信心香港能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担任创科龙头角色。

内地科研资金实现“过河”

粤港澳大湾区域图(香港贸发局)

为了尽快落实习主席的批示,中央科技部和财政部随即推出新措施,容许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通过竞争择优方式,承担“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同时实现科研资金“过河”安排;香港在内地设立的科研机构也可享受科技创新的进口税收政策。

其后,国家科学技术部与特区政府签订多个合作协议,包括去年九月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强创新科技合作的安排》,落实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合作内容;又与特区政府创科局开展新的联合资助研发项目。

去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与特区政府签署备忘录,落实在港成立院属研究机构,并让辖下的“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及“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落户香港,各投放100亿元在香港科学园设立“医疗科技”及“人工智慧及机械人科技”创新平台。机构亦将会成为日后在港成立的“大湾区院士联盟”秘书处,鼓励区内两院院士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

林郑:大湾区改善港人生活空间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见传媒(资料图:中通社)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月12日表示,粤港澳三地政府亦将于21日在香港举办规划纲要宣讲会。林郑月娥指出,大湾区建设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央政府希望粤港澳三地政府能寻求创新突破,将大湾区建设成世界性高水平的湾区。她亦强调,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不会影响“一国两制”实施,因为“一国两制”正正是大湾区成功的其中一个要素。

林郑月娥指出,大湾区建设现时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过去一年,特别在她述职期间,中央领导对于大湾区非常支持及充满期盼,亦希望香港寻求创新突破,把大湾区建设成为一个世界性、高水平的湾区。不过,她表明,纲要并不会像施政报告般推出几百项可以立即落实执行的措施,而是一个大方向,具体则由三地政府在中央部委配合下设计,“总的来说,整个大湾区建设一方面是希望为香港的经济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亦为香港市民在改善生活方面提供更大空间”。

人大代表倡设“大湾区卡”

为了促进大湾区城市融合,社会各界积极提出建议。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表示,下月会在全国两会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仿效“亚太经合组织商务旅游证”做法,设立俗称“大湾区卡”的“大湾区商务科教通行证”,让大湾区的企业高层、学者等来港参与学术或与工作有关的交流活动,前提是不受薪、并须由三地政府共同批准,以及设定配额。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认为,特区政府可修例,譬如什么情况下不视为“雇佣工作”,有些属于交流性质,不是有报酬的活动,可以适当放宽。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认为,大湾区要进一步融合,“港人港税”、医疗、跨境支付等民生细节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尤其是“港人港税”需作技术性配合,例如税制如何辨识、如何作技术调整等。

香港金融领先 湾区融资首选

香港中环商业楼宇(文汇报资料图片)

香港是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有金融界人士认为,大湾区的经济规模随时大于10个香港,呼吁业界做足准备,用好香港金融优势,令香港成为湾区企业集资、融资的不二之选。

细看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实力,香港具备稳定而灵活的资本市场,货币、商品、资金、资讯和人才可自由流通,在股票市值、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资产管理及银行等方面更持续在全球领先之列。2018年,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达29.9万亿港元,IPO集资额更以2,866亿港元冠绝全球。

此外,作为国家的世界金融枢纽,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截至2018年8月底,人民币总存款额达6,697亿元。香港并透过“沪港通”、“深港通”及“债券通”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及发挥跨境资金融通作用。

今年1月,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接受央视访问时表示,香港未来可以继续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内地金融开放与改革需要继续借鉴香港经验、与香港合作,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互联互通,推动内地资本市场与香港接轨、协同发展。

港发展新里程 拓多元新增长点

香港科学园(文汇报资料图片)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此前表示,《规划纲要》标志着香港发展的里程碑,香港须配合规划,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说,《规划纲要》是一个方向性文件,需粤港澳三地政府及中央相关部委一起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除了可巩固、提升香港原有的优势产业,更可让香港开拓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经济产业能够更多元化。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叶国谦期望《规划纲要》能给予方向,令市民、商界及各方面人士都知道如何参与大湾区的发展。他又指出,大湾区综合了“一国两制”的优势,更好地结合香港的自由经济、广阔的国际网络,以及内地的计划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认为,大湾区规划由中央拍板,在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专业服务方面,可以在大湾区先行先试。全世界都希望打入内地市场,而香港得天独厚,不应坐井观天,应该先行一步,融入内地市场。

港各界人士:抓住机会,迎接新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之前,港各界人士已纷纷翘首以盼,表示要“抓住机会,迎接新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表示,早前中央已定位香港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的发展并不单一。“香港虽然很小,但在“两制”下,我们可发挥金融中心、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优势。”

全国政协常委、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提出香港在医疗卫生系统管理、评估医疗水平等方面较有经验,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有望重点推进医疗合作,港澳与内地可互相学习。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亮星称,香港具备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广泛的国际联系,加上中央推动国家科研资金“过河”支持香港、力挺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等政策基础,相信香港联同大湾区发挥的协同效应,可在全球激烈的创科竞争中大有作为。

全国政协委员、资深大律师胡汉清想到,香港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要把握好世贸组织成员身份,以及在税制与法律上的独特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经民联主席卢伟国希望政府加强宣传港人现时在大湾区的成功例子,如区内无人机研发、民营银行创办等,相信这些例子会比老一辈到内地投资的经历更具吸引力及借鉴作用。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吴宏斌认为,高铁香港段通车后,香港与大湾区城市能打造“1小时生活圈”,建议港府应善用这项优势,推出鼓励两地科研人才交流的措施,以促进创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经济研究员王春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蓝图,把香港与珠三角的合作带入新阶段,大湾区不仅会建成世界最大湾区,亦会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级金融重镇、世界级商务平台等高质量发展。

港科院院长、香港大学前校长徐立之则表示香港绝对能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担任创科龙头角色。在发展创科上,深圳是香港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尖端的高等学府,加上研究、生产的基地,上中下游都有 “包办”,完美地将香港的科研成果,与大湾区的生产能力无缝接轨。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还呼吁大湾区除了经济,文学、文化方面的发展亦非常重要。香港的发表原地比较小,而大湾区整个文学创作相对来讲比较繁荣,文学社团、传媒可以互相配合,希望大湾区文学社团整合成一个互动平台。(综合新华社、大公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