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青年创研库调查发现,适应法律、税务及商贸制度是港青到大湾区创业的三大困难\青协供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为港青带来机遇。青协调查发现,半数受访港青表示愿意到大湾区创业,其中逾七成认同大湾区对香港经济、个人事业发展有正面影响。港青在广东省创业就业的困难,除适应法律制度外,最多人关注税务问题,有港青担心新税制令他们要按全球收入交税。青协建议大湾区城市提供“港青港税”优惠,可按香港税率向内地缴纳个人所得税。\大公报记者 林海莹
面对三大困难
青协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创研库,上月中访问522名18至39岁在职或待业的香港青年。结果发现,有50%受访者愿意到大湾区创业,其中超过70%受访者更认同大湾区对香港经济及个人事业发展有正面影响。不过受访者认为到大湾区创业面临三大困难,分别是适应法律制度(86%)、处理税务(79.9%)及适应商贸制度(74.9%)。
现时内地税务制度,香港居民若於内地无住所,在内地累计居住满183日,就要申报全球收入,但离境超过30日则可重新计算,即累计182日后离境30日,则无需申报全球收入。有受访者表示,以前为取得内地买楼资格,愿意在内地支取薪金,并缴纳社保和所得税,但新税制令他担心要按全球收入征税,因此转为在港支薪,并避免在内地逗留超过183日。
建议设“协调局”跟进
青年创研库“经济与就业”组别召集人陈浩升称,除全球征税外,内地的税率较香港高,若年薪超过96万人民币,就要缴纳45%、即43万元的个人所得税。
他建议,提供“港青港税”优惠,只要港青符合一定条件,即可以本港税率缴纳内地个人所得税。他又称大湾区涉及三种不同行政制度,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大湾区事务协调局”,负责跟进区内城市之间的协调事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