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谢国樑:各市务实合作 科技促一体化

2019-02-27 03:18: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国务院上周公布大湾区规劃纲要,中银香港发展规劃部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谢国樑昨出席香港总商会讲座时表示,大湾区各城市可透过务实合作,借助科技手段促进人流、物流、车流及资金流合理便利。他强调,大湾区的推出在现阶段非爆炸性机遇,却是中长期投资,具体政策仍有待地区政府按纲要推出。

  大湾区规劃纲要提出,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谢国樑表示,纲要对香港的定位篇幅最长,特别突出香港的地位。至於如何发展,他认为,要促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需要从人流、物流、资金流及资讯流着手。

  他提到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面对的挑战。目前珠三角的政治经济体制、政府角色与香港区别甚大,香港需要一些时间适应;而且内地有外汇管制,对於促进资金流有阻碍,令到做生意不便。

  对“一国两制”无衝击

  大湾区概念下的粤港关係,谢国樑表示,有部分因素是无法单靠大湾区概念而有大改革。首先粤港於在岸与离岸的基本关係是没有改变,因此过境关卡不能移除。在法规上,湾区在岸城市按国家的政策法规办事,没有变,在岸城市的税制、货币金融制度、跨境资金流动管理、资讯管理、人员进入管理,也难以因大湾区概念而偏离国家的规定。

  他强调,大湾区不会对“一国两制”带来衝击,因为维护“一国两制”有三道防线,第一是基本法的保障;第二是国家、广东省、珠三角地区高度重视,及认同“一国两制”的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第三是香港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熟悉两地制度与文化,对“一国两制”的界线有敏感性。

  谢国樑表示,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在科创与经贸领域,为香港的创科带来机遇。反而,他认为本港金融服务业机会在大湾区概念与目前差不多。

  问及湾区兴建与早年大珠三角的分别,谢国樑表示,分别在於大湾区是国家战略。谈及大湾区的具体政策,他认为,大湾区下一步的发展要由地方政府献策,非中央“教你点做”,地方政府可提出不同意见,若符合国家基本的规条,中央将会尽量让地方政府先行先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