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港区代表委员:创新决定未来 香港不容落后

2019-03-06 03:17:28大公报 作者:文轩 庄恭诚 石璐杉 杨州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前大合照\大公报记者黄洋港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支持港澳抓住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深化与内地互利合作。来自不同领域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均认为,这不仅显示大湾区建设已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亦是对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极大鼓励,香港应把握机遇,将自身的专业优势推广到大湾区,与内地同发展共进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於香港的内容很全面,当中特别提到支持港澳抓住“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建设的机遇,与内地同发展共进步,是对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极大鼓励。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副团长、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认为,报告总体而言非常强调创新,“创新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将来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创新科技,香港在这方面很有发展潜力,不应落后於人”。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前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政府工作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重点,尤其是“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建设已成为两项经济发展的重心。
 
列席会议的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认为,国家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未来发展面临关键阶段,因此会着重经济和发展层面。她期望各界着眼香港的未来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共行者。
 
港为国家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能
 
全国政协常委林建岳建议进一步进行金融体制创新,在大湾区打造金融创新区,同时简化湾区跨境税务安排,吸引港企、港人到大湾区发展。林建岳提出可仿效欧洲制定的《边境城市税务条例》,作出“特殊处理”,容许在内地工作的港人只需缴付香港的税项。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指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得天独厚优势,日后能够发挥特殊地位及优势,将国际联系及国际经验伸延至内地,为国家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能,亦为香港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他期望各界应积极把握这些重大机遇,搭乘国家发展的快车,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代表委员为科创建言
 
港区人大代表团副团长、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
 
创新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将来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创新科技,香港在这方面很有发展潜力,不应落后於人。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
 
目前虽然国家面对5G国际市场受阻的问题,但相信凭藉粤港澳大湾区的庞大内需市场,加上香港国际化的软实力优势,必然可以协助国家走出困局。
 
全国政协委员马浩文:
 
以往包括港资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内地投资,都不能将数据储存在境外,建议未来放宽这一限制,打造香港成为大湾区数据中心,与国家安全无关的数据可以存放在港。
 
促进大湾区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施荣怀:
 
建议未来放宽居住证的申请条件,与回乡证等同,甚至合并两张证,结合“通行”和“居住”两种功能,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培训各行业服务人员和窗口办事人员,让证件的获接纳程度更高。
 
全国政协委员、亚洲木薯资源控股主席朱铭泉:
 
建议以分批形式加快扩大更多车辆通行港珠澳大桥,以发挥大桥功能,例如救护车、学校车等,不仅直接让长者、学生受惠,亦推动区内跨境安老及教育事业发展。
 
促进大湾区宜居宜业
 
全国政协委员、庄士主席 庄绍绥:
 
除了中央不断出台的便利措施,香港亦可把教育、医疗、专业服务等优势经验推广到大湾区,由此不仅让香港发掘机遇,亦令整个大湾区受惠,创造双赢。
 
全国政协委员、食物及卫生局前局长高永文:
 
香港医疗在大湾区具有优势,未来可把香港经验带到内地,例如内地社会办医就可以参考香港私营医疗体系,使社区诊所与三甲医院的诊治标准一致,增强病人信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