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昨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代表高开贤(左起)、林少春、谭耀宗进入“代表通道”\中新社
昨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前一小时,本届大会的首场“代表通道”正式启动。八位代表在通道回答记者提问,其中,分别来自粤港澳的三位代表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无限商机,只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三地“有事好商量”,就一定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大公报记者 朱烨北京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率先点讚三地深度合作中的港澳作用。他表示,港澳在广东发展中不但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市场化的管理理念,“广东的第一个外资企业、第一条投资的高速公路、第一间外资的五星级酒店,都是港澳企业投资的”。
林少春指出,根据统计,累计到去年年底,广东引进的外资总额超过四千多亿美元,当中60%以上是通过港澳地区投资或者转口投资而来。
林少春:三地加强互认
“重点在规则联通贯通融通”
林少春说,接下来广东将重点在规则方面与港澳进行联通、贯通、融通。港澳地区城市管理的经验很好,营商环境也是一流,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等方面也有很多好的做法,“我们会学习、细化研究、制定规则”。之后还将与港澳地区协商大湾区内养老服务、医疗保障、专业制度的互认问题,争取更多融通。他最后强调,粤港澳三地,只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就一定可以实现合作共赢。
谭耀宗:便利措施陆续来
“很多港人盼到湾区安居”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联会务顾问谭耀宗首先介绍香港优势。他指出,得益於“一国两制”,香港特区可以有自己的货币、独立关税区以及司法体系等,目前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专业服务也已与世界接轨。
谭耀宗透露,港区人大代表準备向中央提出,希望可以委任一批香港各界的精英代表组成顾问团,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出可创新又可落地的建议。“其实很多港人都希望到大湾区就业、创业、安居”,他希望在香港青年就业、买房、港式医院设立、银行开户等方面能够实现更便利化,加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
高开贤回应大文记者提问
“大湾区令澳门发展更好”
在回应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高开贤称:“过去我们经常讲祖国好、澳门好,现在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融入国家越深,澳门未来越好。”
高开贤说,澳门回归祖国20年,遊客数量从回归初期的一年九百多万涨至现今的三千多万,财政储备从回归初期的二十亿涨到如今的五千多亿。作为来自商界的人大代表,高开贤表示,相信澳门商界也会积极地投入、参与到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中。
同时,他希望自己能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向澳门各地推广有关大湾区的建设情况,也希望能多听取、收集各界意见,向国家建言献策。他相信,大湾区将来会令澳门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