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深圳崛起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19-03-10 03:17:30大公报 作者:庄恭诚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无人机航拍的深圳湾新地标魅力春笋\中新社

时为1979年,年幼的我随父母从上海移居香港。到香港的那一天,我们一早七点从广州坐火车出发,到深圳时已近中午,然后徒步走过一条铺铁路的桥过罗湖关,连边防站都是木质建筑。在关口排了一下午队,才算进入香港,接近傍晚我们再搭上从罗湖到红磡的柴油火车,车上不像今日电气化铁路般普遍有冷气,车厢内还有人用担挑卖小食。

当时很难想像,今日香港与深圳以至其他内地城市之间的跨境交通设施、边检通关模式,会变得如此便利、快捷,逐步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当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以及一个又一个口岸陆续启用,再回想起当年来香港时的一幕幕,的确感慨万千。

“来了就是深圳人”

1987年,不到20岁的我开始工作,经常要跑去深圳大学、蛇口一带。当时深圳给人的感觉还很落后,罗湖一片脏乱的景象、有许多忙碌的民工,福田香蜜湖及其往西的地方全是农田、荒凉极了,交通不方便、坐船去蛇口班次不多,而每次坐的士又担心会被打劫。

当时很难想像,今天深圳的发展已不能简单用“繁荣”二字形容,而是处在时代前沿、推动时代发展,其科技创新、经济质量、宜居环境都备受世界关注。我近年担任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对深圳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体会,那不仅是都市如何繁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心态。

我曾在深圳机场见到一幅官方宣传标语:“来了就是深圳人”。这除了是一句吸引人的标语,甚至可以说,这句话深深刻在那些来自不同地方、相聚在深圳一同奋斗的人们心中,更体现在这座城市行事的方方面面当中。在我刚到香港的那个年代,其实也不觉得不会讲广东话就要遭受歧视,那种包容性让人可以安心对一个异乡敞开心扉,进而融入当地。

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亲身经历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样的成长故事让深圳明白,发展就是不能给自己设下条条框框,尤其是面对变化中的世界大势,更要不断改变自我、完善自我,以开放的胸襟寻求适合发展的模式及资源,而非陷入自我固化。

以我自己的经历而言,其实当我来到香港之后,并非就此安于现状,而是先后去过上海、广州、台湾工作创业。我一直相信,去哪里做事都是做事,只要工作有需要、发展有前景,就要勇于闯出去。

类似的经历也发生在我服务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有香港年轻人原本在香港开设平台,整合婚礼资源,到前海后与当地擅长VR的伙伴合作开办看房团,让顾客无需离开内地就能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了解海外楼盘,现在这位年轻人已把公司总部从前海搬去上海继续发展。

湾区城市各自发展特色

也有香港年轻人在前海与日后公司的首席技术官相识,对方是一位会讲普通话的乌克兰人,二人合作的项目结合线上学习及线下体验,教授品酒、仪态、接吻等技巧,更以“第二条起跑线”作招徕,意即学习学校教育之外的人生技能,可谓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意,之后该项目又拓展出销售生活品味产品的电商平台。

近年深圳GDP增长迅猛,加上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蓬勃,有意见担忧香港被超越、不知能否追得上。不过在我看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之下,香港与深圳以至与其他大湾区城市的关系,并不在于谁赶超谁,而是各城市要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特色、发挥各自的长处,最终实现大湾区各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要把一个城市凭藉有限的资源单打独斗,演变成一个区域整合多元的实力齐心协力,其产生的化学反应令人期待。 (撰文:大公报记者 庄恭诚)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