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杨州北京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提到湾区战略定位包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湾区建设为香港的创科发展带来机遇。多位港区政协委员在今年的提案中就科技创新提出多项建议。
港珠澳大桥去年通车,促进港澳与内地人员和货物往来。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认为,粤港澳三地的交通资讯交互机制尚未健全,资讯服务基於本地的需求各自开展,未能涵盖其余两地的交通资讯,这种体系无法满足三地跨境出行的需求。
黄锦辉对此提出三项建议:第一,在交通资讯服务方面,推进“跨界融合”式的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交通资讯数据接入标準,汇聚城市道路、公共交通、港航、停车、公路网的交通数据;实现数位化交通、智能化交通,促进三地交通资讯的协同发布;第二,在交通衔接基础设施方面,提升自动化水平和人性化措施,应用现代科技为旅客提供更高质量服务,优化口岸内交通组织;第三,在创新驱动方面,借助连通港澳的便利,提升三地的创新驱动能力,支持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级交通创新试点先行範例,鼓励创新型交通项目以港珠澳大桥作为平台开展试点项目,构建大湾区交通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