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藥物+心理辅导 有得医

2019-03-14 03:17: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06年本港有一套电影名为“最爱女人购物狂”,片中女主角无法控制购物慾。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学系教授李诚表示,若严重的“过度消费”,便是病态,学名“强迫性购物症”(Compulsive Buying Disorder),亦即坊间所谓“购物狂”。

  “强迫性购物症”定义包括有心瘾(经常心思思)、量大(超出个人经济能力)、购物优先次序高於人生阶段,从而明显地影响生活,导致出现经济困难,影响社交及家庭关係,结果患上情绪病。

  李诚引述个案表示,有年轻人感到时装店有吸力,入店后难以自控地,购买同一款衫五至六件。他说,近年流行网购,更容易令人足不出户、不知不觉间购物上瘾,加上一般以信用卡或电子支付,因而忘形地购物,变成债台高筑。

  “购物行为开始重複出现,将购物看得比亲友重要,也是成瘾的迹象,如果发现类似征状,应该尽快求助。”

  李诚表示,一般以心理辅导形式,为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同时根据评估,探讨原因会否由抑鬱或焦虑等情绪病引起,若然有关,可提供藥物,配合心理治疗,“治疗进度因人而异,部分一至两个月已有明显效果,也有人要以月份计,病情才能够纾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