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一九粤港澳合作论坛”昨在会展中心举办,百余位来自三地的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出席
【大公报讯】记者周宇报道:以“粤港澳大湾区 新时代新机遇”为主题的“2019粤港澳合作论坛”,昨日在会展中心举办,百余位来自三地的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出席。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辞时表示,在经济协同发展、三地优势互补下,大湾区将成为“宜居、宜业、宜遊的国际一流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也将进一步提升。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认为,三地要集思广益,促进城市和产业之间有效合作。
陈茂波表示,大湾区发展为青年人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令香港可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科学工程,并借助区内兄弟城市的科技产业优势,提升自身创新科技实力。香港固有的优势产业如金融服务、贸易、高增值物流、专业和高增值服务、法律和解决争议服务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庞大的市场,且由於“一国两制”的独特安排和香港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香港将会是区内国际创科人才和尖端科研汇聚的中心。
蔡冠深:大胆创新开创新路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他续称,湾区建设既有优势,也存在挑战,“一国、两制、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但只要大胆创新,就能开出一条新路来。
蔡冠深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是推动湾区深化融合的起点,为粤港澳三地未来全面合作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并提出了明确的城市分工,其中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是“中心城市”,配合湾区其他城市的自身强项,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格局。“要发挥湾区城市的错位发展优势,粤港澳三地必须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探讨如何促进城市和产业之间有效合作。”他续称,三地政府、工商领袖、专业人士要为深化推动大湾区发展共谋献策,共同抓紧国家新时代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
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表示,一直以来,粤港澳三地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合作,为湾区未来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期待三地政府将“港澳所长”和“广东所能”有机结合,打造出国际一流湾区。
澳门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副局长吴海恩说,澳门是内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将努力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致力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