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林海莹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支持香港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推动通过调解及协议等非诉讼方式处理民事纠纷。香港和解中心近年增设跨境服务,协助跨地区争端双方达成和解,服务个案由2016年仅20宗,急升至去年的143宗,三年间升幅达六倍。中心将透过粤港澳大湾区平台拓展市场,现已与深圳前海、广州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扩展合作网络。
香港和解中心会长罗伟雄昨日表示,调解好处在於引导双方继续合作,减少损失,利益最大化达至双赢,不用担心不同国家及地方的司法制度差异,和解协议适用於全球。
罗伟雄称,香港调解员在大湾区具备优势,内地虽有逾400万位调解员,但通常用“和事老”方式,以人情或权势劝双方接纳调解建议,结果执行率低。香港调解员不给双方任何意见,只引导双方合作,达成共识,执行率高达95%。香港《调节法例》已实行逾六年,双方对香港的调解员更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