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中区拟推电子道路收费 料减15%车流量

2019-03-29 03:17: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区试行电子道路收费的範围(橙色虚线)出炉,拟以美利道、林士街、荷李活道及花园道为界线

  【大公报讯】记者陈卓康报道:中区试行电子道路收费的範围出炉,拟以美利道、林士街、荷李活道及花园道为界线,中环湾仔绕道作为免费替代道路,收费採用不同时段、不同收费,用“揾食车”及载客车收费较低的理念,车主须安装车内感应器,惟具体收费和实施时间等,政府未有交代。

  政府向中西区区议会提交文件称,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劃将採用“智慧出行”的车内感应器,实践“挤塞征费”及“不同时段、不同收费”的理念。政府强调并非为增加政府收入,实施后的淨收入数额会额外提供恒常资源改善公共交通服务。

  政府预计,计劃的目标以减少中区核心商业区内整体交通流量约15%为初步衡量标準,繁忙时段主要道路的平均车速每小时有望提高三至五公里。

  供600车位 鼓励“泊车步行”

  配合电子道路收费,政府称上环消防局旁用地、原美利道停车场的商业发展及香港大会堂扩建项目,可提供至少600个公众泊车位;亦计劃扩阔公众泊位附近的行人路和改善过路设施,鼓励驾车到中区的人士“泊车步行”。

  另外,警方现正研究利用影像分析技术,打击车辆在巴士站及不准停车範围违例停车等罪行,中西区是其中一个纳入考虑的地点。

  政府形容,中环核心商业地带近年繁忙时段挤塞呈恶化趋势,例如德辅道中(东行)、遮打道、干诺道中(西行)等由2015年至2017年期间平均车速下降了10%至35%不等,皇后大道中部分路段在中午繁忙时段的行车速度只有约每小时六公里,仅仅高於成年人的平均步速。

  中西区区议会将於五月讨论计劃,该区区议员杨开永认为,文件仍有很多细节欠奉,例如收费区内的居民关注驾车出入能否获豁免。他担心,实施电子道路收费,会将车流推到收费区边界旁边的道路,令该处交通混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