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者最高监五年
图:商经局强调既要减低促销电话对市民造成滋扰,同时不欲阻碍商界做生意
“Cold Call”促销电话滋扰市民,政府拟立法规管属商业性质的“人对人促销电话”。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昨建议,设立“拒收来电登记册”,用户登记后在未经同意下仍收到促销电话,便可举报相关商业机构,违者最高可被罚款100万元及监禁5年。有立法会议员认为,现时滋扰市民的促销电话,大部分来自财务中介或本港境外,政府应作针对性打击,批评此举只是妨碍营商。
大公报记者 谢进亨、谢莹莹\&
商经局昨日向立法会提交的法例框架準则建议,设立“拒收来电登记册”规管商业非应邀促销电话,是参考2007年实施的《非应邀电子讯息条例》。日后,市民可透过热线登记,表态拒绝接收促销电话。法例亦拟规定,拨打促销电话的一方,不能隐藏来电显示、须準确提供个人资料。若客户要求取消接受促销电话,须於十个工作天内停止拨打,并保留纪录至少三年。
议员批妨碍营商
商经局发言人指出,现时未有立法时间表,但强调立法并非“一刀切”杜绝促销电话,既要减低促销电话对市民造成滋扰,亦不欲阻碍商界做生意。他举例,商业机构日后仍可致电客户,提供续约或售后服务资讯,但若推销额外新服务或“套餐”则属违法。至於谁要负上法律责任,就要视乎个别情况,若是僱主要求僱员拨打促销电话,责任在僱主;若僱员为“跑数”而自行拨打,则责任在僱员。此外,民意调查、慈善机构致电募捐、医院或警方的紧急来电等皆不受规限。
自由党立法会议员邵家辉认为,目前造成滋扰的促销电话,大部分是财务中介,政府理应针对打击,而不是令商户更难做生意。即使商户愿意承担额外开支,核对登记册资料,但目前不少促销电话都是境外来电,以致措施不能解决问题,又妨碍营商,他形容当局此举“莫名其妙”。
香港客户中心协会执行总监陈建年希望,政府允许应邀促销电话(Warm Call)免受规管。曾研发拦截推销来电的“HKJunkcall.com”创办人胡文翰曾估算,本港每日约有400万个推销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