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起: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生命科学及科技学院署理总监张少能、副院长卢兆兴、院长李经文、“灼见名家”社长及行政总裁文灼非、董事局主席潘燊昌在台上祝酒\大公报记者方学明摄
【大公报讯】记者方学明报道:“大湾区发展大有前途,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把握到机遇。”传媒机构“灼见名家”昨举办首场名家饭局,邀请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副院长卢兆兴就主题“从地缘政治看大湾区发展和机遇”演讲。他指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伟大构思,早在2006年中央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已经提出,当年提到港澳台三地多层面合作,惟后来台湾发生如太阳花运动等变化,结果没了台湾;他相信中央仍然希望透过大湾区发展成功,起示范作用,像“磁石”般让台湾加入。
港宜主动融合免遭边缘化
“大湾区版图,香港窗口角色仍很重要,由于内地发展经济现代化,所以香港必须发挥本身影响力,利用内地城市,发展成为金融、财经、国际以及离岸人民币中心。”当中内地多项措施配合,如成立委员会、减少省市间本土主义互相竞争,以至透过认识与迁移加速社会融合等。
卢兆兴以当年澳门兴建机场为例,珠海反对所以拒绝运沙,但香港最近建“三跑”,广西运沙,便是打破省市间本土主义影响实例。另外,中央多番优惠港澳政策,如提供税务优惠等,均有利港人与内地加深沟通,达至大湾区成功“双赢”局面。
不过,从地缘政治看,他认为香港亦有必要作出角色转变,主动把握目前拥有优势,设法融合大湾区,促进各地人才互相流通,避免被边缘化。卢兆兴相信在中美贸易战下,会加速大湾区融合,制造内需,故建议政府提供平台,加强本地政府、地方政府、社会与个人的互通“连线”。
为帮助港人了解创新科技在大湾区的发展状况,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将联同“灼见名家”合办“大湾区新类型人才工作坊”,课程9月开学,6月开始报名,学费8800港元;总共10课,包括一次大湾区实地考察,将全面介绍大湾区最新创科发展。昨天举行签约仪式,由学院院长李经文与“灼见名家”社长及行政总裁文灼非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