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青年读书荟/父母不养之过/刘 瑶 山东省青联委员、香港华菁会成员

2019-06-21 03:16: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影片中的主角Zain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原因是因为他们生了他/网上图片

  终於看了今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迦百农》(港译:星仔打官司),影片中,主人公Zain对父母提出的质询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小男孩竟然将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因为他们生了他。而令人更为印象深刻的是,Zain在监狱裏打通电视直播的热线电话,因为他知道母亲又有了身孕,但他真的不想父母再生了。在法庭上,Zain同样淡定地说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大人们能够听他说,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或殴打,链子、管子和皮带,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长长的睫毛、忧伤的眼神,在经历了种种非儿童的经历之后,Zain掷地有声地告诫父母,如果再生下去,“你怀的孩子会像我一样。”而他所经历的一切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儿童的心理承受範围,但是他没有办法,他曾把原因归结成这个“该死的国家”。在这个“该死的国家”,他得不到一个应有的身份,他没办法去上学,他要在杂货店打工帮补家用,而他的妹妹Sahar也不得不在11岁就嫁给了房东儿子。面对这狗血的生活,他反覆挣扎,但却使不上力气。终於,在他得知妹妹怀孕大出血,但却因为没有身份证明而死在医院门口的时候,他彻底崩溃了。

  11岁女孩已结婚生子?

  或许,在我们看来,11岁还是个孩子,怎麼可能结婚生子呢?但是,在黎巴嫩没有最低结婚年龄限制,甚至很多宗教团体允许15岁以下的女孩结婚。而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在黎巴嫩15岁至19岁的叙利亚女孩中,近五分之一是已婚。这是观念的问题,事实上,影片不仅反应了观念问题,更反映出教育、买卖儿童、难民等社会问题,错综複杂、难以釐清。所以,Zain的悲伤与失语,彷彿一个死循环,无解。

  电影的名字《迦百农》,其实是圣经中的一个地名,在加利利海附近。据说在耶稣开始传道时便迁居此地,这裏有不少神迹,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在这裏发生。然而,影片中所谓的“迦百农”却并非遗失的上帝之城,而是代表着一个混乱无序的国度。那裏的乱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事风格,无法可依、无序可循,总之就是毫无章法。而混乱,就是那个地方可以赋予孩子的一切。

  相比较《迦百农》的直译,我更喜欢内地的翻译—《何以为家》。什麼是家?从小我的角度审视,家就是自己小小的避风港,而宏观些,我们的避风港则必须建基於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这样我们才能不受枪林弹雨的威胁,有法可依、有迹可循,过着稳定且富足的生活。就像歌裏唱的,“有国,才有家”,否则都白搭。影片结尾,大提琴声音婉转、惆怅,带给我们无限遐思。对比Zain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或许我们才能体悟到原来生活中的每一口水、每一盏灯,甚至每一口饭、每一丝冷气,都值得我们感恩。我们应该感谢生活,感谢国家,感谢和平,感谢所有的一切。

  影片中,主人公Zain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恰如其分。事实上,他是如假包换的“没有身份的叙利亚难民”,他的真实姓名就叫Zain,影片中的故事就是他真实的生活,真实到一切都是那麼驾轻就熟,丝毫不需要演绎。据说,现在的Zain终於拿到了挪威护照,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的他,可以去上学、去读书、在花园裏玩耍。虽然童年来得稍微晚了一些,但是他再也不用跟垃圾对话,不用拖着煤气罐打工赚钱,他终於成为了一个有身份的正规国民。就好像片尾的那抹笑容,阳光且充满期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