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过渡房倡纳长远房策 助㓥房户“上楼”

2019-06-24 03:1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团体倡增加过渡性房屋供应,纾缓㓥房户困境/资料图片

  【大公报讯】过渡性社会房屋改善低收入人士居住质素见效。香港社区组织协会调查发现,住户入住社会房屋后,平均住屋开支减少一倍之余,而近90%受访者认为,生活较以往快乐,精神压力亦有减低,建议政府可将社会房屋纳入长远房屋策略,增加供应量,并为未能入住社会房屋的合资格居民提供租金津贴,减轻基层负担。

  社协今年三至五月期间,访问51名社会房屋住户。结果发现,受访者人均居住面积为87平方呎,较未入住时人均42.9平方呎,增加一倍。房租中位数则由4000元减至2080元,租金佔整体收入比率由56.2%下跌至29%。

  团体冀设租务管制

  本港现约有10万户㓥房户,“全港关注㓥房平台”昨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㓥房租金按年升7.7%,升幅跑赢同期全港私人住宅各类单位租金指数(按年升5.8%)。

  平均租金佔整体收入比率,亦按年升4.8%至41%,反映㓥房租金上涨,进一步加重基层房屋开支负担。

  全港关注㓥房平台组织幹事黄嘉浚建议,政府应从速设立租务管制,以限制㓥房户单位的租金升幅,整治租务市场乱象。他又预期,房协未补价资助出售房屋出租计劃将会是㓥房户未来的一个出路,建议房协改善租金水平、人均面积及中介三方面,以增加过渡性房屋供应,纾缓㓥房户困境。

  社协认为,轮候公屋人士对过渡性房屋需求殷切,建议政府增加整体社会房屋供应量。由於社会房屋入住年期有限,仅约两至三年,政府应主动接触相关机构,对正在轮候公屋的人作有条件编配,充分发挥过渡性房屋角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