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内幕|暴徒有组织 暴行军事化

2019-07-17 03:25:20大公报 作者:海芯葆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期多次游行最后都演变成暴力冲突,搞事者还声称是网上自发,没有“大台”。《大公报》梳理近日种种乱象,发现所有暴力冲突其实都是有组织、有策划,当中有神秘的“抗争手语”,以及源源不绝的物资供应。暴行军事化,冲击模式一次比一次熟练,破坏力越来越大。\大公报记者 海芯葆

早于六月中旬,连登讨论区、facebook等社交网络已流传“和理非”与“勇武”的合作模式,就是和理非上街,之后设下死线,再由勇武派抗争,这种路线不断循环。到了七月,搞事者抗争的模式已经改变,先游行后抗争都是同一日发生,游行不过是为了壮大声势,积聚人气,为之后的暴力抗争积聚人数。

挥挥手 即有数十雨伞供应

根据记者现场观察,搞事者已建立了一套有系统的“抗争手语”,而大部分抗争者早就熟悉各种手势,几乎去到不用言传的方式。翻查网上流传的抗争手势,例如双手放在头部附近上下挥动,即需要头盔。若高举双手左右挥动,就是需要雨伞;单手举起V字手势,指需要剪刀;而高举双手,两只食指呈一直线,则是需要索带。《苹果日报》在七月一日派发特刊,令这些抗争手势广为流传。

经过网络以及反对派喉舌的宣传,搞事者已灵活应用该套“手语”,如七月七日占领弥敦道,搞事者在晚上行至弥敦道与亚皆老街交界附近,警方已筑起防线,前线搞事者只需挥挥手,不用半分钟就有数十把雨伞传至前线,并筑起雨伞阵,而前线搞事者亦大部分带上头盔,行动迅速程度令人惊讶。

另一边厢,每次源源不绝的物资供应,亦证明搞事者有备而来。搞事者只有轻便背包,但物资从何而来呢?原来有人以客货车一批批运送。7月13日的上水冲突,当搞事者一示意,即有人在后排位置从一辆客货车搬出大批物资,包括头盔、雨伞等。7月14日的沙田冲突,搞事者透过网络群组发起运送物资的行动,他们筑起约800米的人链,将物资快速传往前线搞事者,有人亦即时更新Google地图,让搞事者知道实时的物资站和急救站的位置。

进退有序 Telegram做传声筒

另外,搞事者无论事前策划还是即时撤退的资讯来源,都是依靠Telegram。每个群组至少有一万人,部分更有五至六万人,各个群组都有特定功能,并且会互相转发讯息,例如14日的沙田新城市广场的激烈冲突。早于当日早上,就有网民上载新城市广场的闭路电视分布图,呼吁搞事者要小心行事。此外,有群组专门负责通风报信,实时监察警员在各地方的布防及人数。

至于撤退的时候,义务车手就会随时候命,车手数目比的士还多。部分大厦的密码也会在群组广传,搞事者亦可以趁机扮居民混入大厦。

由此可见,搞事者由事前策划、搬运物资、前线抗争沟通以及撤退方式,全部都有巨大的网络和后勤支援。所谓没有“大台”,只是假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