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丘成桐指回归后中学取消中国历史必修科及加入通识教育,都是一个灾难
【大公报讯】在香港长大的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今年初接受媒体访问时,早已道出香港教育的失败,他有感这一代年轻人不尊师重道,大学校长夹在政府和学生之间,已无法在学术上贡献所长。究其根源,丘成桐直指回归后中学教育完全失败,教育改革在中学取消中国历史作为必修科,以及加入通识教育都是一个灾难,结果孕育出一代缺乏历史感、文化观,没有理想、楷模的年轻人!
对文化根源缺乏认识
对於香港教育的变迁,丘成桐了然於胸,也感触良多。特别是香港的通识教育,丘成桐早已认为是一大灾难,令学生变得“通通唔识”,“有一批人,以为自己识得美国或欧洲的教育,认为学生的书包太重,便以通识取代其他科目,以为从报纸上学习,便不用强记背诵,其实有什麼教育不用背诵呢?我儿子在美国读书,会被叫上台模仿林肯总统发表著名的盖兹堡演说,也要先把演说全文背诵!”
部分年轻人怨声载道,不满社会,丘成桐直言他们提出的政治问题、缺乏上流空间以至买不到楼,都只是藉口,问题主因是缺乏理想。他认为,香港年轻人缺乏理想亦与缺乏文化修养有关,祸源都是教改,因为年轻人要对历史文化有感情寄讬,才能建立个人理想,才能从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伟人。“年轻人需要楷模,缺乏文化基础,犹如原始人,何来楷模?”如果脑海一片空白,对历史伟人毫无认知,如何能认定楷模,跟随其足迹走下去。
丘成桐当天已谈到学生参与抗争不应破坏法治,他认为抗争要在法律下进行。“没有法律基础,民主便不存在!会变成我丘成桐口中说的就是民主,你说的便不是,我比你更民主,但这怎算民主!”对於有年轻人宣称香港是一个民族,应该独立,丘教授更以“可悲”、“不幸”来形容,认为这是因为香港过去十多年取消中国历史作为必修科,导致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根源缺乏认识,未能建立与中国的感情所致。
造成今天的局面,丘成桐直指回归后教育政策制订者难辞其咎,中学取消中国历史作为必修科,以及加入通识教育都是一个灾难,“教改大错特错,不教历史是绝大错误,所谓通识教育是假的,真正的历史内容,学生是必须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