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医健事\低头族头晕晕 或颈椎病变作怪

2019-09-25 04:23: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睡觉前长时间玩手机,何止伤眼,更可能玩出颈椎病,导致经常头晕。有OL连续三个月临睡前躺在床上,用手机“煲剧”和睇电影,一天早上外出时忽然头晕,起初以为贫血,经医生检查确诊为“颈椎病变性头晕”。有脊医表示,“低头族”长期耷低头,颈部不郁动诱发头晕,但多数患者误以为是耳鼻喉或脑科毛病,不知道是“低头”令颈椎神经功能失调。\大公报记者 杨 州

  脊医伍兆聪对大公报记者表示,根据临床统计,近年因肩颈不适引致眩晕就医个案明显增多。他指,颈椎症候群原本较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如今年轻患者剧增,皆因“低头族”手机不离身,长期低头令颈部固定在同一个姿势,容易造成颈椎损伤引发头晕。颈椎病头晕是颈椎病的临床征状之一,患者会突然发作。

  病情严重可致站不稳跌倒

曾有一名40多岁女文员因头晕向伍兆聪求诊。该OL误以为自己是贫血作怪,分别找过耳鼻喉科、心脏科医生诊症,却未找到问题所在,她又服用补品一个月,头晕依然无改善。伍兆聪替她诊断,终验出元兇是颈椎病变性头晕。OL称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於是临睡前习惯用手机“煲剧”和看电影减压,躺在床上当了三个月“低头族”,初时有轻微头晕,她却不为意,某天到髮廊理髮,躺着洗头时突然觉得非常头晕,於是四出求医。

  伍兆聪称,不少人忽然头晕,会向耳鼻喉科或脑科专科医生求诊,没想到病因或源於日常姿势不良,导致颈椎神经功能失调。伍又表示,眩晕患者多会感身体不适、难以集中精神工作,严重会站不稳跌倒,“突然晕倒有可能造成很大危险”,他提醒“低头族”小心,平时应多注意姿势,做好预防,最佳方法是日日做颈部活动,向不同角度慢慢郁动,不要长时间仰头,更切勿过度转动头颈部,以免颈部外伤。

  颈椎病变性头晕患者以40岁以上人士居多,当中15%至25%患上椎动脉型颈椎病。一般情况是头颈部过度后仰、前后伸屈及扭转时,患者会感觉到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升降、倾斜等运动幻觉,晕眩持续时间较短,症状会随颈部位置复原而减轻或消除。

  头前倾60度 颈承重60磅

  另外,颈椎病变性头晕与大脑神经病症引起的头晕症状相近,容易混淆。伍兆聪称,颈椎病引发的晕眩多为“中枢性”,发作多与头颈转动有关,患者颈椎骨质有异常改变及有颈神经症状,出现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度下降等表征;至於大脑神经病则属周围性眩晕,发作有规律性,持续时间短。

  根据卫生署2014/2015年度人口健康调查,9.8%受访市民在调查前30天内曾出现颈痛,女性有此问题的比率达11.8%,较男性高;而25至34岁及35至44岁组别分别为6.6%及9.2%。另有研究显示,头向前倾15度时颈部要承重27磅;头向前倾60度时,颈部要承受的重量可增至60磅,不良姿势会令颈部承受过多压力,引致颈痛。

  30至40岁高危

  骨科专科医生麦勤兴表示,长期姿势不良引致颈椎退化,颈痛是该病的症状,伴随出现骨刺、椎间盘变薄等问题,求诊者以30至40岁人士为主,均与工作及生活上的姿势不良有关,严重颈痛会妨碍颈部活动幅度。他又说,患者服藥及靠物理治疗均可康复,不过若不改善姿势仍会复发,导致肌肉劳损,严重可致麻痹或无力。

  麦勤兴建议,颈痛患者使用电脑或手机时,每隔15分鐘就要略作休息,例如起身喝咖啡或去厕所,如出现颈痛,可用温湿毛巾敷颈椎,促进血液循环,纾缓不适及鬆弛肌肉。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