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妍之有理\跳过不教的《满江红》\屈颖妍

2019-12-13 04:27: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82年前的今天,日军的铁蹄踏进了南京城,史上最惨烈的一场大屠杀由此展开。六星期城内连续不断的惨叫嚎哭尸横遍野,至少三十万军民被日军屠杀,无数妇女惨遭强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痛的一段伤痕。

  所以,今日的暴徒,请别乱套“屠杀”、“屠城”这些字,你们吃几口催泪烟就收工去吃日式放题,这种所谓“乱世”,简直污辱了先贤,对不起死者。

  上一代老人家,因为经历过日军侵华战乱,不少人对日本仍恨之入骨,那代人,好多都是打死不踏进日本国。随着年月飞逝,更随着历史书的洗擦,“南京大屠杀”在香港年轻人心中只成了一道考试题,记着日子时间死多少人,就完了。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小文,揭示香港中学中史教科书出现的问题,就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国仇”,初中的中史书只用了75字就讲完事件,反而大跃进、文革那段“家恨”,则用了18页来解说,於是大家就会明白,为什麼今日香港年轻人举着英美日国旗一点都不脸红。

  问题,不单源於这代孩子有没有唸中国历史,更重要,是他们读的是什麼内容的国史。

  香港的教育出事了,这点人人都会认同,但哪裏出事?出什麼事?却是言人人殊。好多人归咎通识科,无可否认,那是祸首,但一科可以毁掉一代人吗?事情当然没那麼简单。

  回归后的教育改革,除了取消中国历史为必修科、加入通识为DSE必考科目,其实,还有很多去中国化、拔中国根的行径,譬如,中国文学不再是学生必读科目,又譬如,中国语文的文凭试取消了範文考核。於是,中文科再没有欣赏作品这回事,学生天天在做一大堆阅读理解训练,而那些让孩子“阅读”及“理解”的文章,没有统一範围,於是作品良莠不齐,有《世说新语》的故事,也有陶杰的文章。

  虽然好多学校的中文科仍会保留範文教学,但因为不考试,自然教得没那麼给力,也尽量挑一些学生易理解的现代散文来教。我好记得,我看过女儿教科书上有一课被老师列为“略过不教”的,叫做《满江红》,我惊讶,这首词於中国人来说,等如英国人唸莎士比亚的“To be or not to be”,不可能不唸的,而老师,却选择了不教。

  没有了满江红、没有了阿Q正传、没有了南京大屠杀……没有了中国人的养分,难怪,这一代,没了根、没了情、更没了家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