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将军澳百胜角消防处纪律部队宿舍是香港首个採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的工务工程;右为落成后模拟图
【大公报讯】政府近年积极把“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引入各项公共工程,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昨日在网志撰文称,首个以MiC建造的住宅项目─将军澳百胜角消防处纪律部队宿舍,料可提早至明年年底竣工,施工期少於一年半。项目用了3800个俗称“盒仔”的预製组件,每层楼的装嵌时间只需五日。
整项工程3800“盒仔”
黄伟纶表示,传统的建筑方法是“先落成、后装修”,相对需要较多工人、较长建筑时间,地盘亦会有较多物料耗废。MiC则採用“先装后嵌”的概念,把建筑物分成多个独立单元,每个涉及人手密集和需时较长的工序都会先在厂房完成,再运往工地装嵌,像“砌积木”般叠起,从而缩短工地施工时间,有效提升生产力、工地安全、环保表现及成本效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将军澳百胜角消防处纪律部队宿舍项目包括五幢楼宇,楼高16至17层,每层八个单位,提供合共648个50平方米的三房单位。项目去年八月展开,由於採用MiC建造,加快了建筑流程,承建商预计明年年底竣工,较合约完工期的2021年第二季早。
整项工程共有约3800个预製组件,俗称“盒仔”。每个“盒仔”均已预先在厂房完成大部分饰面、内部装修、配件装置等组装工序。参观当日,工程人员示範把一个预製组件吊起,嵌入已设定的位置,全程只需约15分鐘。进入单位参观所见,已有基本装修、间隔和设备,包括地砖、窗花、浴缸、洗脸盆、厨柜,以至水喉等都一併安装妥当,墙上亦已髹上油漆或铺上瓷砖。
现时在工地上已完成超过1/10的“盒仔”装嵌。每层楼的装嵌时间为五个工作天,装嵌一个预製组件需约30分鐘,较高楼层的吊运时间相对会增加约五分鐘。
建筑署第二个应用MiC的项目─“古洞北新发展区第29区特建福利服务综合大楼”将於本月动工。黄伟纶期望透过在公营项目中试行MiC,能为建造业起示範作用,增加业界採用MiC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