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文轩澳门报道:澳门回归二十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圆图)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这一变化得益於特区政府及国家的支持,同时也有赖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他希望未来港澳和内地在高等教育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将湾区教育做大做强。
庞川表示,澳门回归以来,令他感受最深的是澳门高等教育的变化。“回归以前,澳门有大学学历的人不超过一成。但二十年过去了,澳门大学已经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也有两个,每年都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準论文。”
庞川认为,如此变化主要源於澳门特区政府和国家的支持,“在内地要争取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非常困难的,但国家一开始给予澳门这个平台,正是由於有这个平台,才能够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有了人才就有科研成果,规模就愈做愈大。”
“社会和谐才能安心做学问”
在庞川看来,大学能够集中精力做学问,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如果大学陷入政治纷争,还怎麼能安心做学问?”他强调,做学问不代表“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们也关心社会,但我们是通过学校的知识和影响力来帮社会解决问题。”令他感到欣慰的是,澳门社会普遍充满正能量,“澳门是个很包容的社会,但唯独不包容暴力。”
谈到澳门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庞川认为,澳门可以与香港和内地联手,将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做大做强,“香港的大学在大湾区无论科研能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是领头羊,希望香港能够真正发挥优势,带领大湾区集中精力做科研、搞学术。”
庞川除了是一名学者,同时还是澳门的官委立法会议员,这独特的身份令他对澳门的政治体制也别有一番见解。“澳门实行行政主导,议会扮演着监督、帮助和支持政府的角色,两者互相配合,有商有量。”
他说,社会上有人提出取消官委议员,实行普选,但普选虽然能让更多人表达声音,同时却也容易被民粹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