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追踪/新手行山避疫 慎防危机/大公报记者 黄庆辉(文)陈君辉(图)

2020-04-05 04:23: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沙头角红花岭将会成为本港第25个郊野公园,但上址路窄而陡峭,遊人步步惊心

  新冠肺炎继续肆虐,市民担心病毒会在市区传播,为吸一口新鲜空气同时做运动强身,自年初开始本港掀起一股行山热,郊野地点和行山径经常人山人海。但这股行山热潮却暗藏危机,皆因新手行山客大多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发生意外;事实上,近月亦接连发生了堕崖身亡意外。消防处数字显示,单是今年二月,接获攀山拯救事故任务比去年同期上升近八成,大公报记者联同行山专家到多处行山热点,了解行山可能出现的危机。

  市民行山抗疫的热潮由今年一月开始持续至今,不少热门行山地点每日人山人海,如狮子山、魔鬼山、千岛湖、大帽山及城门水塘等地。大公报记者联同资深行山专家、中国香港旅行远足联会主席周国强前往多个行山热点,了解行山危机,我们先到经常发生意外的大埔新浪潭,沿山路步行约30分鐘,到达约25米高的新娘潭瀑布。

  天气变幻石湿易跣脚

  周国强指出,由於现场一带石块湿滑,故需穿上防滑鞋,否则容易跣脚酿成意外。另外,市民喜欢到瀑布顶自拍“打卡”,但往往站得太近边缘或踏在有青苔的石头上,为了一张相“呃like”,不慎失足从瀑布堕下,最终酿成悲剧。

  周国强之后带同记者到景色宜人的沙头角红花岭,上址有不少岩石群,为热门行山拍摄景点,但因山路狭窄且陡峭,更有不少是位处悬崖,同是行山意外高危地点。周指现场的警告提示牌和求救电话不足,市民遇上紧急情况可能难以求救。

  周提醒,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欺山莫欺水;但事实上,行山危机处处,因为从地面到山上的变化很大,日与夜的山径是两个世界,天气变化亦为人所忽略,“好像红花岭多岩石,春天潮湿多云,山腰以上多被云雾包围,很容易跣脚,市民不要掉以轻心。”

  外国有环保人士建议,在自然山径上不要使用行山手杖,以免破坏原始环境。不过周国强指出,对於行山新手来说,则必须要注意行山装备。若早上行山,应先吃饱早餐,再带备充足乾粮,另因应天气设计的行山路线,以四小时路程计算,每人预备1.5至2升食水。

  远足达人倡备急救包

  行山远足亦应分为四人一组,配备急救包,内有哨子、纱布、消毒藥水、胶布、三角巾。如发生意外,现场没有手机讯号,可分成两组,两人去找救援及行到马路旁报警,另一人则留在现场照顾伤者。行山本是很有乐趣的事,做足準备,就能保护山野,避过行山陷阱。

  消防处回覆大公报记者查询时透露,去年11月的传统行山旺季,他们接获137宗攀山拯救事故,到去年12月个案回落至117宗。在今年一月,攀山拯救事故与去年12月相若,有113宗,惟至二月香港行山热潮爆发,消防处接到的攀山拯救事故按月急增77%至186宗,当中有两人在意外中死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