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民间团体缺经验 “无人无钱难做”

2020-04-27 04:23: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政府提出三年内提供1.5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供应,但有关注团体指出,目前已知的过渡屋项目近九成是组合房屋项目,当中不少项目的交通规劃及土地平整均由零开始,令人担心项目能否如期落成。

  忧短期供应拖到变长期

  根据政府估算,由政府、私人发展商及不同机构提供物业及用地,料可提供约10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不过,公屋联会总幹事招国伟质疑,现时不少已知项目,包括三个由私人发展商借出用地、料可合共提供6000个单位的项目,目前仍是一块农地,能否如期供应仍是未知数,“过渡屋的目的是增加短期供应,但会否拖到变长期?”

  招国伟又认为,非政府组织未必可以承担1.5万个单位的建屋量,政府应担当主导角色。

  “我们都想做多啲,但我们无人、无钱,好难做。”社区组织协会幹事施丽珊称,社协目前营办约100个住宅改装过渡屋,并正筹劃一个整幢改装及一个组合房屋项目,改装过渡屋申请非常踊跃,认同过渡屋帮到基层市民,但机构之前无建屋经验,不少难题要靠义工帮手或须自费谘询业界专家。她认为,若由政府负责兴建过渡屋,然后交由非牟利机构营办,或更有成效。

  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主席柯创盛认为,政府不应只靠50亿元资助计劃,就把兴建过渡屋的责任外判给民间组织,房屋委员会、房协等组织,绝对有财力、人手及经验兴建过渡屋,政府应直接参与提供过渡性房屋。他又关注,民间组织财力有限,政府必须精简发还款项流程,并希望基金可预留部分资助额,补助民间组织维修及保养设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