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水塘建转运隧道洩洪 防深水埗水患

2020-06-26 04:23: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此次採用隧道钻掘机形式,类似地下工厂,然后将水引到下城门水塘/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大公报讯】记者谢莹莹报道:渠务署将於下月动工钻挖全港首个水塘间转运隧道,隧道2.8公里长,连接九龙水塘群及下城门水塘,将九龙水塘群收集的雨水转运到下城门水塘。此举有助提升深水埗、长沙湾及荔枝角一带防洪能力,可腾出约35万立方米蓄洪空间,亦可善用下城门水塘空间储存雨水,预料每年可额外收集约340万立方米食水,相等於七万港人全年住宅食水耗用量。整个工程投资逾12亿元,今年七月开始钻挖,预计第四季完成。

  渠务署排水工程部工程师叶浩朋说,九龙水塘群的四个水塘总容量仅290万立方米,雨季经常溢流,增加下游市区水浸风险,例如长沙湾英华街、通州街及发祥街就曾经水浸。水塘间转运隧道连接九龙水塘群与下城门水塘,通过智能水闸监控进出口水塘的水位,并在上游九龙水塘群将发生溢流时开闸,腾空九龙副水塘35万立方米储洪空间,可减少相当於150个标準泳池容量的雨水流入市区,将深水埗、长沙湾和荔枝角地区的防洪水平,提升至可以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

  实时雨量监察系统减人手

  为减低污染及噪音,建造採用隧道钻掘机形式,叶浩朋称,类似地下工厂,利用直径三米的岩石钻掘机向前推,将隧道的岩石切割,透过机器内的运输带运至机尾,同时在机尾安装隧道管壁,节省时间。为减少影响周边水质,施工範围将安装隔纱屏障,并建造排水系统。

  工程会结合科技提升安全度,叶浩朋说,将利用实时雨量监测系统,减少人手工作,令工友可提早离开工地;亦利用实时岩土监测系统,将岩土量储存於数据库。在隧道安装隧道管壁时,会顺便安装无线射频标籤,追踪工程进度。为保障工人安全,工地採用智能安全帽,实时监测工人位置、心跳及体温;工友会穿上外骨骼装置系统背心,辅助抬举重物。

  该计劃於2009年原拟费用是3.5亿元,但今年造价大升近四倍至12.22亿元,叶浩朋解释,工程费每年因通货膨胀增加,署方会在展开工程前再估价,因成本上升及参考其他类似的隧道项目而提升。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