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话你知\分权理论有时代局限性

2020-09-06 04:23: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西方“三权分立”理论制度,历史上一直动态发展、并无定式: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政体三要素”,到波里比阿提出分权制衡思想的萌芽;从17世纪英国洛克分权思想为近现代西方国家组织形式奠定理论基础,到孟德斯鸠创立较完整的“三权分立”理论。

  综观历史发展进程,“三权”本身的含义因时势而不断变更。洛克的分权思想被认为把“三权”合为“二权”,即立法权、执行权及执行权辖下的对外权。之所以强调对外权,正是基於当时西欧对外殖民扩张的背景,若无统一执行的对外体系,当年西欧对外殖民扩张根本无从谈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亦具时代局限性,例如认为:立法机构的设置应保障贵族权益不受平民侵犯、行政机构应实行君主制等。其理论背景是意图在法国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而后来法国大革命则带来了更民主的共和体制。

  对象仅限主权国家

  教育评议会主席、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何汉权指出,分权思想无论历来如何发展,皆有不言而喻的一个基础,即其对象是主权国家、而非主权国家之下的地方区域。若把“三权分立”理论生搬硬套到一个主权国家之下的地方区域,其背后的目的无疑别有用心。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