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专家学者:市民非干预 只为防独大

2020-09-25 04:23: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高仁、海芯葆报道:多名法律专家指出,近期有法官的判决引起社会争议,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的声明并没有回应公众质疑;而上诉庭曾就涉暴力的非法集结订立更严谨的量刑指引,质疑有法官处理修例风波相关案件时轻判甚至放生暴徒,并未跟随指引。

  量刑存在主观偏颇判断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顾敏康指出,马道立在声明中提及,“法庭所判处的刑罚要取得公众的尊重和信任”,但现时的争议便是源於有不少令公众难以信服的判决。他说,在近期涉及修例风波的案件中,有法官判决时,明显受到政治考虑的影响。

  他又进一步分析说,定罪和量刑可以分为两部分,法官在定罪方面大致能站在法律立场,但在量刑方面却存在主观判断,有所偏颇,在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失去平衡,“公众的批评并非没有事实根据”。

  顾敏康认为,司法独立并不等於司法没有改革的余地,香港司法应向前走。“为什麼香港近年针对政府和警察的司法覆核数字激增?出现异常情况,就应该加强把关。”

  他亦指出,法院作出的新判刑指引明确规定,大规模非法暴力行为成分可以构成加刑理由及倾向判处即时监禁,但现时有法官在处理修例风波案“高高提起,轻轻放下”,毫无阻吓力,质疑法官是否有根据新判刑指引作出判决。“法院应受到公众的监督。”顾敏康又建议,专业人士在民间成立监察司法的组织,立法会中的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亦可扮演这一角色。

  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副主席、法学教授傅健慈认为,马道立的声明没有回应市民对於法官的大量投诉,“只是说有投诉机制,但到底有没有表示会跟进投诉?何俊尧为何会升职?声明都没有交代。完全不接受市民的建议。”

  傅健慈表示,司法改革是必要的,因为英国、美国都有量刑委员会,但马道立连研究、谘询的工作也没有做。“市民不是要干预司法独立,而是防止司法独大。”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