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热话/山系破坏王

2020-10-26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重阳节登高避疫,是中国传统习俗。今年疫情下,行山避疫的人大幅上升,但不少行山者不但没有爱惜大自然,更变身“破坏王”。大公报记者走访大榄千岛湖等行山热点,揭发“山系破坏王”三宗罪:乱开路、乱丢垃圾和噪音扰人。不少人为了“打张靓卡”,跨越既有的山径,肆意践踏芳草。有环保团体直斥,乱开路令绿油油的植被变成沙泥秃地,港岛行山胜地龙脊由好好的一条山径,变成今日如蜘蛛网状,严重损害山野生态。\大公报记者 方学明

 

  “有啲行山人士真係好讨厌,每逢长假期、星期六日,就一窝蜂咁嚟,完全唔理村民感受。有啲人揸车嚟,乱泊车,搞到交通塞死晒;有啲人大大声讲嘢,製造噪音;有啲人喺山径乱丢垃圾,要我哋为佢执手尾。最离谱係‘打卡’乱开路,破坏山脊。”屯门扫管笏村居民黄小姐说。

  衝越港版千岛湖围绳

  扫管笏村位於前往大榄涌水塘观光景点清景台的必经之路,大榄涌水塘内有多个小岛,景色优美,有港版“千岛湖”之称。自从清景台去年落成后,打卡点名声大噪,遊客有增无减。他们往往不守规矩,为打卡随意践踏植被,破坏生态。黄小姐说:“见到山脊畀人行到沙尘滚滚光秃秃,真係好嬲,希望政府做嘢,禁止缺德行为。”

  大公报记者日前由扫管笏村出发到清景台,全程步行来回约需四小时,沿途发现草丛间有不少垃圾,包括用过的口罩、水樽、食剩的麵包、烟头等等,沿途壁石上并有不少醜陋的涂鸦。走大约一个多小时,经过麦理浩径10段的分岔路后,便可以看到不少被人胡乱踩出的小径,植被受破坏,留下一处处光秃秃的沙石地面。

  走上清景台,大公报记者目睹不少遊人跨越围绳,踩烂植被,就是为了自我满足,拍一张离水塘更接近的相片。一名正跨越围绳的女士大条道理地说:“有路就係畀人行,我唔觉得有问题。”却懒理那条“路”正是愈来愈多缺德者不守规矩踩踏植被而形成的。有市民不满地表示:“喺围绳内睇千岛湖已经好靓,唔使为‘打卡’踩烂植被。唔值得!”

  龙脊山径变蛛网放射

  这种行山者蜂拥而来踩烂山径的情况,不独是千岛湖清景台一处。港岛龙脊、马鞍山昂平、西贡蚺蛇尖等热门行山径也都受此荼毒。环保团体绿惜地球近月透过航拍观察发现,获誉为亚洲区“最佳市区远足径”的龙脊,损耗很明显,南面山坡成为遊人“打卡”热点后,山坡上踩出杂乱如蜘蛛网的山径,与2016年时山光水色相映的青绿景致,有天壤之别。

  “乱闢山径最大问题是破坏植被生长,植被不能再生,形成光秃秃,然后水土流失,一条条水坑沿着已被破坏的山径流出,令山径变得难行,也会改变生态环境,一些原本栖身植被的小动物被迫迁徙,无处容身。”绿惜地球社区协作总监郑茹蕙称,蚺蛇尖破坏最严重。

  “蚺蛇尖原本环境非常优美,整个山绿油油一片,但因为太多人爬上山,结果而家变得光秃秃。”她称蚺蛇尖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要修复很困难,“蚺蛇尖已经冇得修复。”

  就行山遊客乱开路破坏自然环境的问题,渔农自然护理署未有回应。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