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医健事/新磁振显影剂 助诊断脑退化症

2020-10-28 04:23: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浸大研发新的磁力共振扫描显影剂,除有助诊断阿兹海默症,亦兼具治疗潜力。左起浸大化学系研究助理王学丽、黄文成教授、李红荣教授

  现时世界已有约5000万人患有认知障碍,其中佔比六至七成的阿兹海默症却始终缺乏早期检测、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浸大化学系研发了一种崭新的磁力共振扫描显影剂,有助诊断阿兹海默症,并兼具治疗潜力。\大公报记者 常彧璠

  阿兹海默症即俗称的“脑退化症”,患者会出现失忆、思维混乱等问题,且全球患者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亦造成极大负担。据统计,2018年全球用於治疗阿兹海默症相关费用已达一兆美元。但这种破坏性极大的疾病至今无单一确诊方法,现时只能通过症状做出预判,再通过一些测试以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疾病。阿兹海默症无根治方法,现存藥物只可纾缓部分症状。

  阿兹海默症的特征之一是脑内异常地积聚“β-澱粉样蛋白”斑块,但现时未有可用的磁力共振扫描显影剂,使其能够显示成相,因此无法於早期进行识别并确诊。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化学系研究团队利用一种常用作磁力共振扫描显影剂的化学物质、含有金属“钆”的纳米颗粒,附带了荧光花青素染料的矽涂层,可渗透细胞膜和穿越血脑屏障与斑块结合。

  不伤神经 兼具治疗潜力

  浸大化学系黄文成教授介绍,小鼠实验显示,新型显影剂遇到斑块后,可大大增强其荧光特性,使小鼠脑内“β-澱粉样蛋白”积聚的大小和数量於磁力共振扫描影像中变得更为清晰可见。不仅如此,新型显影剂中所使用的花青素燃料是一种无毒的有机化合物,使得改纳米颗粒具生物相容性与稳定性,不会对神经造成伤害,并可快速经肝、肾脏排出体外。

  浸大化学系李红荣教授指出,研究结果显示,该发明於阿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和恒常普查方面皆有很大潜力,不仅可协助监察病情的发展,亦可评估潜在藥物的疗效;如能成功研发针对阿兹海默症的磁力共振扫描显影剂并投入临床应用,便能够为该病症进行大规模普查,让患者尽早接受诊断和治疗,除提供更佳的临床护理,亦可减轻公共医疗的负担。

  她续称,实验中亦发现该纳米颗粒能有效抑制“β-澱粉样蛋白”的积聚过程及神经毒性,极具治疗潜力,日后将成为团队另一个研究方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