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油麻地梁显利社区检测中心相对较少人
不要再说:“检测不关自己事!”
新冠肺炎确诊飙升,七日内三度破百宗,就算自己做足防疫措施,也难保居住的楼宇、返工的大厦和光顾过的食肆,完全没有一人中招。第四波爆发以来,很多市民听到周边有人确诊,纷纷急求检测。大公报记者连日到各区设立的社区检测中心及临时采样亭等实地观察,采访排队人士广集意见,发现有不少投诉:怕排长龙有风险、付款安排乱、检测结果发放速度不一。市民希望政府正视有关问题。
人人自行入资料
公用电脑恐播疫
1.大公报记者亲身体验!社区检测中心第一大伏位──公用电脑。
工作人员在协助记者进行登记及付款后,指示可到采样区前的公用电脑,使用键盘和滑鼠,输入电邮以便接收电子报告。
这个经无数人触摸过的键盘和滑鼠,伏位在于人与人之间,记者未曾见有工作人员对其消毒,极之恐怖!一旦有检测者手上沾有新冠病毒散播之上,后果不堪设想,势必火烧连环船!
有关梁显利油麻地社区中心的防疫措施,以及在内人员的防疫意识令人忧虑。由政府指定的检测中心恐成播疫“陷阱”,市民如何测得放心?
付款方式各不同
收现金不设找赎
2.不想耗时排长龙,有人选择支付240元检测费,但不同的社区检测中心,收费方式各有不同,一部分只收现金,亦有一部分不设找赎,就算有提供电子支付,竟然只有微信和支付宝,不设八达通。
陈小姐到东区鲗鱼涌社区会堂,抵达后才发现只收现金,不设电子支付,但身上现金不足,有职员提议她,立即到附近提款,否则只可以翌日再来,她于是匆忙赶去银行提款,终赶及检测中心下午一时半关门前返抵采样。
冯先生在沙田沥源社区会堂的检测中心,抵达后才发现,银包只有几张100元纸币,职员称可收现金但不设找赎,否则可以改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冯先生问:“有没有八达通?”职员说:“不好意思,没有。”冯先生结果由在场其他市民帮忙,将100元纸币折换成20元纸币,才不用“走来走去”。
至于油塘社区会堂的检测中心,则只收现金及信用卡,职员在市民进入中心前,预告不收大钞及银币。
鲗鱼涌荃湾劲爆
排长龙逾两小时
3.全港现有九个社区检测中心,由承办商安排的人员负责营运,每次收费240元,可预约。不过,全港检测中心连日来预约爆满,难以同日“即约即检”,市民虽仍可碰运气,前往排候补,但周末日间通常大排长龙。
港岛区只有鲗鱼涌一间检测中心,林先生在周末下午往检测,排了一个半小时仍未轮到,但已到返工时候,无奈离开,浪费宝贵的时间。
荃湾的临时采样亭,排队情况也很吓人。李先生也是周末下午到达,排队超过两个半小时,终于完成采样。他离开时发现,轮候人龙仍然很长。
而大公记者发现,市民只需上网,在24小时预约系统(www.communitytest.gov.hk)浏览“预约量服务量上限”,即可以了解不同中心的实时情况,部分中心在非繁忙时段,例如黄昏人流较少。
举例沙田沥源社区会堂,上周六的下午五时半仍有余额,等候五分钟后,已可入内检测,由排队、登记、付款,完成检测,全程只需15分钟。
拿样本包免排队
等结果要等三日
4.接受检测的人,都希望尽快知道结果,但不同检测地点和采样方式,等候时间各有不同,最快的可于检测当日知悉,最迟的是72小时内,而且平均收费最昂贵的私家诊所,或政府认可医疗检测机构,通知检测结果有机会比免费的流动采样亭更慢。
卢先生前日到私家诊所,表示因工作的同一幢大厦有人确诊,希望检测求安心。由于他并非紧密接触者,无病征,医生给他一个检测瓶,翌日提交深喉唾液样本,估计最快周一才知结果,收费270元,比检测中心多30元,但时间更慢。
李先生到黄大仙的流动采样亭排队,虽然排足90分钟,但由于直接由医护人员采样,费用全免之余,翌日已收到检测结果。
有市民到医管局的分科诊所,免费拿取样本收集包,不用排队,但需自行采样,三日内透过手机短讯收取检测结果,前前后后需时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