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活化工厦/首座工厦改装过渡房 提供116单位

2020-12-27 04:23: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房屋需求殷切,政府重新推出活化工厦政策,容许工厦全幢改装为过渡性房屋,首个工厦改装过渡性房屋项目落实在观塘鸿图道一幢十层高工厦推行,并已获政府批出6150万元资助款项,目标於明年中动工,预计最快於2022年第一季入伙,可改装为116个单位,大部分是三、四人单位。负责推行该项目的社区组织协会表示,希望这项目发挥示範作用,推动更多工厦改建为过渡性房屋。\大公报记者 梁少仪、伍轩沛

  该项目为观塘鸿图道86号大伟工业大厦。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昨日发表网志称,在社协与有心业主携手努力下,该项目於今年初渐见眉目,运房局的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人员多次实地视察及商讨,就是否适合改为过渡性房屋作初步评估,并与其他部门协调,研究如何改动现时的工商业楼面间隔,用作过渡性房屋的细节,再加建厨厕及公共空间,变为适合居住的单位。

  专责小组并支援业主向有关部门提交改建申请,并协助业主及社协提交资助申请,包括聘请专业顾问、日后改建等开支。陈帆称,希望令业主及营运者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亦有数得计。该项目早前已获“支援非政府机构推行过渡性房屋项目的资助计劃”评审委员会批出上限6150万元资助。

  冀更多业主参与计劃

  该项目初步估计,可改建为116个单位,包括78个三人单位、30个四人单位,另有7个二人单位,和一个无障碍单位,预计可居住约370人。陈帆称,希望更多有心业主参与活化工厦计劃,协助提供更多过渡性房屋,为有需要市民提供温暖安乐窝。

  2018年施政报告提出重启活化工厦计劃,吸引业主重建或整幢工厦改装为过渡性房屋。社区组织协会幹事施丽珊称,过去研究发现全港有100多幢工厦空置,认为可研究改装为过渡性房屋,政府为工厦改装过渡性房屋开绿灯后,社协与多幢工厦业主商讨,早前与大伟工业大厦业主达成协议,目前仍有细节待商讨。

  施丽珊称不少工厦业主反映,改装过渡房屋的代价高,包括改装工程与日后还原工程的开支,若工厦将来改变用途,希望政府在补地价计算方面可以有折扣。社协并希望,政府放宽改装过渡房屋的技术要求。

  陈帆称,就鸿图道工厦项目,屋宇署、消防处有就符合《建筑物条例》及《消防条例》方面提供意见及支援,务求令项目尽早开展,并研究如何可以缩短改建时间,希望能善用资源,延长项目可实际使用的时间。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兼观塘区议员柯创盛称,大伟工业大厦距离港铁站只需要五分鐘路程,交通非常方便,适合选作改装为过渡性房屋。虽然可提供的单位不算大量,而且附近是工业区,但相信对有住屋需要的人士而言,一定比㓥房舒适得多。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