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强加入政府37年,其中35年都是在土力工程处服务,见证香港经常发生致命山泥倾泻的“黑暗时期”,以及政府在应对山泥倾泻风险的努力。他说,香港过去12年虽然无发生大量严重山泥倾泻事故,但气候变化会带来更频繁和强度更高的极端暴雨,而一旦发生“山泥倾泻指数”达至“甚高”或“极高”水平的暴雨,可能引发严重山泥倾泻事故,市民必须提高警惕。
担心市民防灾意识不足
回顾37年公务生涯,潘伟强最难忘是1992年造成一名七岁小童和一名政府工程师罹难的碧瑶湾山泥倾泻事故,他当时有份参与调查工作,并展开了他逾30年的防治山泥倾泻工作。他形容事故标志了往后数年“黑暗时期”的开始,而1994年造成五死的观龙楼山泥倾泻事故,则间接促使当时的土力工程处作出改革,投放更多资源改进斜坡安全工作。
潘伟强2017年起接任土力工程处处长,他认为管理层退休潮和市民对山泥倾泻风险鬆懈是任内两大挑战。他特别担心市民防灾意识不足,会在事故发生时造成严重伤亡,提醒大家切勿因多年无发生严重山泥倾泻事故就鬆懈,“社会不断发展、加固的斜坡会老化,加上气候变化,香港山泥倾泻的风险其实并无显著下降”。
潘伟强将於本月底展开退休前休假,临别在即,他寄语同事要“居安思危”,密切留意极端天气带来的山泥倾泻隐患,并积极做好应对工作。他相信,只要政府与市民齐心做好预防和应对準备,便能将损失减至最低。
被问及退休后的计劃,他话会先休息一段时间,并透露自己喜欢行山,并偶尔会“职业病”发作,特别留意山坡的地貌变化,“现在周末很多人(行山),之后可以同太太在閒日去”。
(大公报记者曾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