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往年有学校在春节组团品尝盆菜,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资料图片
疫情下过年,限聚又限客,盆菜顿成团年春茗抢手货。连锁快餐店、酒楼、日式食肆,就连茶餐厅也抢攻外卖盆菜市场,还加入龙虾、带子、鳗鱼等新潮菜式。
已有过百年历史的元朗屏山盆菜,则坚持新界围村传统味道,尽量不加入鲍鱼等名贵食材,也不设送货,客人要自取。屏山盆菜第四代传人邓健鹏表示,生意未受疫情影响,农曆新年期间日日卖出超过200盆盆菜。
有餐饮业界表示,今年盆菜款式百花齐放,业界各出奇谋,情况犹如“抢包山”,也在疫情下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选择。\大公报记者 冯锡雄
位於元朗屏山的邓氏宗祠,已有逾800年历史,邓氏百年前开始炮製屏山盆菜,食材层层叠,次序也有考究,萝蔔及猪皮等味道较清淡的食材垫底,吸收上层浓郁酱汁;第二层放枝竹和鱿鱼,吸收上层肉汁;中层放盆菜“精髓”南乳酱料炆猪肉;顶层再画龙点睛,放上煎虾碌及炸蠔等较名贵的食材,达至色香味俱全、味味相连。
专攻小家庭 “细盆菜”热卖
屏山盆菜如今已传至第四代邓健鹏之手。“由我太爷一代已经做盆菜,最初只供应村内,97年后爸爸开舖,才将盆菜卖到围村外!”邓健鹏表示,盆菜分6人、10人及12人分量,“细盆菜”在疫情下,生意增长一成,相信与市民减少聚会有关。
面对坊间食肆相继推出二至四人的迷你盆菜,邓健鹏坦言,无意跟风仿效,除非顾客要求,否则也不会加入鲍鱼。他们每日清晨七时製作盆菜,保证新鲜,由於人手有限,不提供送货,食客要自取。农曆新年期间,除了初一及初六休息,每日平均卖出逾200盆盆菜。但他指出,订单由以往集中在年三十前后几天,变得较为分散,早於二月初就有人订盆菜。
传统新界围村盆菜以原味道作为卖点,其他食肆则以新口味、新菜式吸引客人。有日式连锁食店加入带子和鳗鱼等食材,就连火锅店也推出盆菜,混入帆立贝、樱花虾、芝士豆腐等;位於旺角的金苑酒家,推出“金苑珍馐海味盆菜”外卖,食材加入以四斤重、原隻清蒸阿拉斯加顶级红长脚蟹为卖点。酒家发言人称,长脚蟹由挪威直送,提前两个月已订,供应1000盆,反应踊跃,年三十当日为例,已录得300盆订单。
连锁酒楼稻香集团推出“龙皇盆菜”外卖,加入18隻蒜香小龙虾,还可加配游水波士顿龙虾,售价由568至1126元不等。茶餐厅也加入战团,推出二至四人的迷你盆菜,主攻二至四人家庭市场。
各出奇谋 新口味迎年轻客
“现在为求生存,各出奇谋,情况就好似抢包山一样!”稻苗学会会长、叙福楼主席兼行政总裁黄杰龙表示,饮食业界纷纷抢攻外卖盆菜市场,款式够多,百花齐放,而且丰俭由人,市民可试不同口味,例如加入原隻大龙虾等,有龙马精神的意思,取其好意头,人人吃得开心。他认为,传统新界盆菜和老字号具有一定优势,疫情下网购服务比以往方便,只要懂包装、有噱头,也不难获得较年轻的家庭垂青,各师各法,力求突围而出。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坦言,受防疫措施影响,农曆新年前后,餐饮界生意额大跌约七成,估计损失过百亿元,业界为争夺余下仅余的三成生意额,奇招尽出,但包括外卖盆菜在内,只可以挣扎求存,期望政府年初七放宽措施,例如容许晚市营业至九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