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揽炒派经常在立法会捣乱,令议会暴力不断升级,更拖延政府施政,影响经济民生。
香港选举制度漏洞成为国家安全的隐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日前提到,香港社会出现的一些乱象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的选举制度存在明显的漏洞和缺陷。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意义重大,也是一项紧迫任务。《大公报》梳理了现存选举制度的六大漏洞,包括入闸门槛宽松、欠缺严谨审查参选人机制、比例代表制不能准确反映民意等。反映“完善选举制度刻不容缓”,已成为广大香港市民的心声。
漏洞一:采比例代表制 低票也可当选
自回归后,香港立法会选举的地区直选及超级区议会一直采取比例代表制,同时配合最大余额法分配议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首任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日前指出,立法会选举采用比例代表制,原意是希望有多元化意见,令小党派都能有代表跻身议会,但现时得票率低于10%的候选人都可以胜出,导致激进派亦能当选。
梁国雄得票率仅6.13%
根据2016年立法会选举的结果,例如新界西有九席,普遍的揽炒派得票率都属偏低,大部分低于百分之十。例如前公民党成员郭家麒只有42334票,得票率仅得7.02%,而民主党尹兆坚的得票率亦只有6.91%。值得留意的是,激进派往往就是利用这漏洞低票当选入主立法会,例如当年代表青年新政的游蕙祯,她在九龙西选区只是获得20643票,得票率是7.4%,侥幸以最后一席入主立法会。至于代替“港独”梁天琦出选的“Plan B”梁颂恒,当年的得票也只有6.55%。社民连梁国雄就敬陪末座,得票率仅得6.13%。
然而,这些以低票进入议会的激进派别有所图,梁颂恒和游蕙祯在立法会宣誓时公然披上“港独”旗帜,并修改誓词,侮辱国家。梁国雄宣誓时使用道具和高叫“自决”口号等。种种乱象激起全国人民愤怒。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日前撰文,强调现行立法会地区直选采用的大选区、比例代表制选举办法在香港愈趋激进化。他认为,为排除激进势力,令所有候选人在选举中尽量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其中双议席单票制是不错的选择。
2016年10月12日,梁颂恒在立法会宣誓时公然披上“港独”旗帜。(资料图片)
漏洞二:审查制度疏漏 “独人”乘虚而入
现时立法会选举欠缺严谨和完善的审查制度,所谓的把关工作只能依赖立法会选举主任,而该职位由民政事务专员兼任。由于每届选举都有众多候选人报名,选举主任工作繁重,容易挂一漏万。若果“港独”分子以渔翁撒网式报名参选,有机会乘虚而入。
未签确认书者当选
即使选管会在2016年要求参选人签署“确认书”,效忠拥护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却形同虚设。例如当届除了热血公民郑松泰签署“确认书”之外,所有当选的揽炒派都没有签署。此外,香港众志罗冠聪、刘小丽及朱凯廸等多名气焰嚣张的反中乱港分子亦成功“入闸”,当中罗冠聪的参选政纲公然提及“民主自决”,甚至列出“自决”的路线图,同时又煽动反中的情绪。这些人在2016年立法会选举当选后,罗、刘、朱等人居然在立法会内继续散播“自决”讯息。立法机构居然成为反中乱港分子的播“独”平台,实在令人震惊。
又例如2018年立法会补选,作为前香港众志周庭“Plan B”的区诺轩,一方面签署“确认书”,另一方面被揭发曾经焚烧基本法道具,但最终亦成功入闸和当选。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当时形容,无论是真的、假的或道具,涉及的意识就是烧基本法,这是不可接受,而选举主任容许区诺轩入闸是“疏漏”。
漏洞三:提名门槛过低 选举论坛播“独”
立法会选举的提名门槛相当低,若果参选人报名参加地区直选的话,只要取得该区100个登记选民的签名,以及缴交五万元按金就可以参选。假如要报名参加功能界别的话,参选人要取得该界别10个或以上有关界别或选区选民提名,以及缴交2.5万元。如此低成本的提名门槛,令反中乱港分子均有机会入闸。
提名门槛过度宽松衍生两个问题,首先就是激进分子可以藉着选举期间散播激进理念,包括在媒体的选举论坛高举激进口号。2016年立法会补选,“港独”梁天琦竟可入闸,并不惜一切散播“港独”讯息。梁天琦在电视台选举论坛高呼“以武制暴”、“占领整个立法会”等,多次叫嚣“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结果这些“港独”口号后来在修例风波中被广泛使用。
另一个问题是,太多人参选会令选举论坛难以举行。2019年1月,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曾经开会讨论选举制度问题,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蒋丽芸认为,提名门槛低令选举论坛出现很多候选人,有选区的论坛要分为两场举办,场面“迫爆”,每名候选人发言时间不多,只能如急口令般说话。
当时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回应称,考虑提名门槛时要取得平衡,过高会令有志参选或经济条件欠佳者不能参选,但过低也衍生很多实际问题,当局会一直研究,并适时提出方案,但至今亦并无改良方案。
揽炒派于立法会拉黑布掩饰暴力行为。(资料图片)
漏洞四:狂组工会种票 霸占功能界别
揽炒派提出“揽炒十部曲”的夺权计划,首先就是取得立法会过半数,除了要在地区直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之外,揽炒派还要攻陷多个功能组别议席,才可以成功完成夺权的第一步。2019年黑暴发生以来,除了多名揽炒派参加区议会选举外,同时还疯狂组织工会,务求以“笃数”的方式增加选民数目。一方面方便日后发动罢工,另一方面亦是为了进攻团体票或个人票的功能界别。
《大公报》去年曾踢爆搞事者利用“七人就可成立工会”的现有法律漏洞,巧立名目成立大量工会。例如立法会劳工界议员共有三名,实行全票制,一个工会可以一票选三人。换言之,只要掌握过半数劳工界选民,就可以稳夺三席。而揽炒派大玩阴招,在申请成立新工会时,往往只是在工会名称中改动一、两个字眼,便又衍生出多个工会。
搞事者又鼓励组织新的食店,或三人一组建立社团,而社团会章改为推广文化艺术等,企图进攻饮食界、批发及零售界、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等。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明确指出,揽炒派种票行为出现在劳工界,亦出现在其他界别,是赤裸裸的夺权行为,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颠覆政权。
漏洞五:揽炒垄断区会 国家安全隐患
选举委员会的职能是选出行政长官,责任重大,一直以均衡参与作为其组成原则。2000年的选委会选举,由四大界别的38个界别分组组成,包括工程界、劳工界、商界、宗教界、渔农界等,合共800席。201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批准基本法附件一的修正案,2012年选举第四任行政长官的选委会共1200人。换言之,2011年的选委会选举,四大界别各增100人,合共1200人。一直以来,选委会一直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发展。
然而,根据现时的分布,区议会占选委会117席,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只占51席。按照现时揽炒派垄断区议会的情况,这样的分布明显是国家安全隐患。中央领导人反覆强调“爱国者治港”,若果不改善隐患,“爱国者治港”就会沦为空谈。
揽炒派议员手持椅子冲向主席台。(资料图片)
漏洞六:戴耀廷搞“初选” 非法操控选举
立法会选举理应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进行,但揽炒派为求胜出不择手段,想出多种离谱的方法操控选举。港大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发起非法“占中”后,在2016年推动“雷动计划”,借所谓“民调”操纵选民投票意向,企图“配票”干预选举,严重影响选举的公平公正。
未有人因“雷动计划”入狱
当时多名建制派议员投诉、大批市民到廉署举报,时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陈帅夫在2018年回应议员质问时,称已交执法部门跟进,但至今仍未有人因为组织“雷动计划”而入狱。选举制度并无丝毫改变。
后来戴耀廷食髓知味,发动“风云计划”、2020年非法“初选”。所谓“初选”,就是在正式立法会选举之前,在全港范围内进行一场揽炒派内部的选举,先把一部分候选人筛选出局,以求在正式选举时,令揽炒派的选票更集中。特区政府当时回应称,香港法例并没有所谓“初选”机制,任何所谓“初选”并不构成立法会选举或公共选举程序的一部分,但并无明文禁止“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