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疫情快啲过去,一切回复正常,我已经80几岁,唔知今年係咪我过嘅最后一次母亲节,希望仔女多啲嚟探我。”居住屯门一间护老院的施婆婆,透过视像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说。
疫情下,护老院曾是爆疫重灾区,施婆婆形容,过去一年犹如与死神搏鬥,每天目睹生离死别,看得多,人也慢慢变得麻木,“以前住护老院,冇咁惊、冇咁大压力,可能因为仔女一有时间就嚟探我;但而家又有限度探访、又隔离令;过去一年,仔女嚟唔到探我,等於我要一个人面对一切,难听啲讲,死咗都可能无人知!”
她坦言,每次看到新闻报道有护老院爆疫,她就担心会否“轮到自己”,“真係好惊,想抒发心情,但无从抒发,唯一依靠手中一部iPad,可以同子女联繫,但睇屏幕同睇相一样,点讲都係冷冰冰,唔及仔女亲身企喺身边、可以触摸到咁温暖。”她说自己算是较幸运,因为还懂得用iPad,可以在网络上与子女沟通,身边不少长者不懂用科技,就恍如与世隔绝。
施婆婆育有五名儿女,数年前丧夫,三年前搬入护老院居住,“我唔想入㗎,但仔女个个成家立室,无人照顾我,咪入护老院。而家除咗二女同细仔喺香港,其他有定居澳门,有定居深圳,亦有移居英国。”
小儿子都已年近40岁,但在她眼中,儿女都仍是小孩,当儿女们围在身边时,是她最高兴的时刻,人生希望就是这班小孩来探望她,閒话家常,一起吃顿大餐。
昔日母亲节,儿女不论多忙碌,总会相约一起到护老院探望她。今年疫情未退,儿女无法前来,施婆婆心中只有“可惜”两个字,“可能只得二女打晒针可以嚟探我;细仔嚟唔到,其他因为嚟一次香港要隔离,索性唔返。”
她相信,今年是历年来最不开心的母亲节,她只求疫情早日过去,生活回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