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才(杨殷有娣)书院校长谭国伟博士对大公报表示,直资或私立名校学生过往都是在暑期才去国外读书,对招生没有影响,但近一、两年来在开学期间出国就读的情况甚为普遍,“九月开学后,每个月都有数名学生流失(指移民国外),估计今年中途流失率达5%-10%”。谭国伟表示,该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中二至中六年级,所以多了很多名校要打广告招插班生。
“能移民国外的大多数是一些高收入或中产级阶家庭,加上直资名校抢生源,在双重打击下,对收费高昂的贵族学校简直是雪上加霜”,谭国伟指,直资学校有政府资助,生源不足可缩少一个班教学,财政影响不太严重,但私立贵族学校失去生源在财政上就捉襟见肘,如果收支不平衡,随时面临停办困境。
新界校长会副主席、凤溪第一小学校长朱伟林表示,生源不足的主因是出生率低,加上疫情影响通关及社会政治因素,出现移民潮所至。另外大湾区增设港人子弟学校,以及可享免费就读公立学校待遇,导致部分跨境生流失。“今年北区参加统一派位的学生减少了四个班即100人,情况相对比较严重”。朱伟林称,一些招生不足的学校可能“缩班”甚或被“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