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新闻片段,见到《苹果》员工拿着纸皮盒离开大楼,确实有点心悒!”阿迪昨日对大公报记者感慨地说。身为《苹果日报》第一代员工,他虽然已离职多年,但仍很关心一班昔日同事和后辈的境况。
打工仔变陪葬品
违法“占中”发生之后,《苹果》更赤裸裸地卖港,阿迪早料到会有今日。“《苹果》表面上是一份报纸,但在老板黎智英操控下,只有‘反’的声音,完全是政治文宣工具。”他分析,“公司内部的确有部分编辑记者,与黎智英和一班高层骨干的政治信念相近,但不少人都是打份工,黎智英为反而反,打工仔最终惨变陪葬!”
阿迪当年主管《苹果》某部组,领教到该公司的文化。“那时高层一声改版,就要求一组人转做风马牛不相及的新差事,我希望可以给下属一点时间学习适应,高层即叫我考虑‘炒晒班人’,出高薪撬另一班人过来做。”最令阿迪心寒的,是那位高层还教训阿迪切莫仁慈,“有钱就能请啱用的人,培训人的工作,留待其他报纸做吧!”
阿迪了解商业社会的残酷,却不明白为何“做到咁绝”,因为该组人是刚撬过来几个月。“那一组人当中有很多老行专,都是某一瓣的专家,几个月前游说人家过档时,就赞个个猛将,一句改版,全部人即变弃卒,太无情吧!”\大公报记者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