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寄语港生刻苦钻研、掌握现代科技,成为新时代栋梁,用成功回报父母、用成就奉献祖国。
过去几年,嫦娥五号成功探月采样,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国家航天事业成就斐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昨日在香港大学作报告时提到,我国至今已经完成了375次从近地空间一直到太阳系深处的发射,成功率超过96%,居于全球第一。他又表示,中国的航天事业一直在美国的封锁中壮大。龙乐豪深情寄语香港学子刻苦钻研,用成就奉献祖国!\大公报记者 黎慧怡(文)文澔(图)
龙乐豪昨日以《长征火箭与中国航天》为主题,在港大讲述我国长征火箭发展历程和成就,现场座无虚席。龙教授说,我国长征火箭从导弹基础上起步,至今已成功研制20种基础级、其中五种液体为主、固液兼顾的长征火箭,完成375次从近地空间到太阳系深处的发射,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超过96%,无论发射次数,还是成功率均居世界第一。当他提到,长征火箭发射第一个100次用了37年,第二个100次7年,第三个100次仅用了4年多时,香港大学现场师生和观众发出阵阵惊叹声。
长征火箭向智能化迈进
此外,龙乐豪说,长征火箭由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含量高,该系列正在不断改进、转变,一步步向智能化迈进。他忆述1978年5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来到中国,为表示友好他向中国赠送了从月球带回来的一克月壤样品。去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五号成功于月球采样返回,龙乐豪自豪地说:“几十年来,我国实力逐渐强大,航天实力不断进步,中国人终用自己双手,从月球取回1731克月球样品,不是那一克,是整整1731克!”他感慨道,中国航天始终在美国的封锁中壮大,“我们(航天事业)从小就在这种‘摇篮’中长大,他们卡不死我们的!”
龙乐豪还提到,GEO(地球赤道同步轨道)这一条轨道资源极为宝贵,全世界近两百多个国家都在争夺这个资源,“谁能够先下手为强,占据轨道位置,就方便了许多,因为要事先经过国际电信联盟的批准,不能无序上去,值得欣慰的是国家目前的轨道位置是够用的。”
冀港生刻苦钻研奉献祖国
84岁的龙乐豪坦言自己是“从牛背上走出来的火箭总设计师”。他说:“1949年解放前,我还是放牛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才有机会上小学,接受教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龙乐豪的今天!”他表示,半个多世纪来,中国航天自主创新、跨越发展,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硕果纍纍、成就辉煌,靠的是航天精神,爱国正是航天精神的精髓和核心。
龙乐豪寄语香港学生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重视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希望大家深刻理解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坚持遥望深空、探寻未来、脚踏实地、创新发展。希望你们刻苦钻研、掌握现代科技,成为新时代栋梁,用成功回报父母、用成就奉献祖国!”